[发明专利]植物保健酒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337.2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明;李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跃明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C12G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5000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保健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型保健露酒——龙血露酒,属于保健饮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酒类饮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除了能解渴、消除疲劳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但过量饮酒却会伤身体,尤其是伤肝、伤胃。现有的保健酒品种多样,功能不一,而且由于保健酒能够借酒将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带入人体中,使人们在饮酒的同时还能起到保健作用,因此,保健酒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补肝肾、强筋骨、去虚劳、补精气、降血压、降血脂、补脾健胃等功效的植物保健酒。
本发明根据中医养生理论,以传统工艺酿制的粮食酒为基酒,配入经过试验与研究得出的针对性较强的可食用中草药,经现有工艺方法泡制成植物型露酒——龙血露酒。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植物保健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药组成:
枸杞子 0.2~0.4%
山楂 0.3~0.7%
覆盆子 0.4~0.8%
玉竹 0.4~0.8%
茯苓 0.5~1.0%
黄精 0.3~0.7%
血竭 0.3~0.8%
粮食酒 余量。
所述粮食酒为玉米酒、高梁酒、苦荞酒或大米酒,其度数为30~60度,均为市购产品。
所述植物保健酒通过下列方法制得:将上述各组分放入酒中后,于室温下浸泡至少2个月,按常规方法包装、检验后,即得所述植物保健酒产品。
所述枸杞子,其性味甘,平,入肝、肾、肺经,具有养肝、滋肾,润肺,明目,安神延寿的功效;山楂,其性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能消食积,散瘀血;覆盆子,其性味甘,酸,入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固精缩尿,明目的功效;玉竹,其性味甘、平,入肺、胃经,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茯苓,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黄精,其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除风湿,安五脏,滋养强壮的功效;血竭,其性味甘咸,平,入心、肝经,具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等功效。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提供的植物保健酒产品,可通过酒的渗透力将药物成分带入人体中,有利于人体吸收,有利于促进药效发挥,使其保健效果十分显著,另外所用原料来源广泛,且全属纯天然原料,尤其在多味中草药的作用下,使酒质不变,却改变了酒性,使之不伤肝、不伤胃,且无毒、无副作用,具有植物和酒香,且诸香和谐纯正。本发明的植物保健酒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补肝肾、强筋骨、去虚劳、补精气、降血压、降血脂、补脾健胃等功效。对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肠胃功能不好、肢体麻木等症具有较好的调理保健作用,同时还可滋阴助阳、益智宁神、增记忆、安睡眠、益寿延龄。
为表明本发明的保健作用,本发明经上百例临床试验,其结果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有明显的肠胃不适症,明显的体虚、体弱且睡眠不足症,经医院确诊为高血压、高血脂症患者共150例,其中,肠胃不适的患者30例,体弱患者30例,高血压患者40例,高血脂患者50例。现将各类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二组,二组病例一般情况见表1。
表1对照组与治疗组二组病人的一般情况(n=150)
经X2检验,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均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肠胃不适者服用健胃消食片,体弱者服用 片,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灵,高血脂患者服用丹参片,并按说明书服用。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之植物保健酒,一日三次,每次10ml。
两组均按相同疗程四周使用,且在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它药物。
3、观察方法
用药期间每周观察一次,包括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治疗结束二周内,由专人复查,观察身体改善情况。
二、疗效评判标准
1、疗效标准
按照卫生部有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
2、统计学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跃明,未经刘跃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