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凤尾茶含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468.0 | 申请日: | 200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樊爱萍;刘卫;张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P1/02;A23G3/48;A23G3/02;A23G3/36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1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凤尾 含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凤尾茶含片,为一种食品。
背景技术
凤尾茶来源于唇形科植物凤尾茶的全草,别名牙刷草、东紫苏、野山茶、小山茶、云松茶、秀山茶等。性平、味辛,具有发散解表,理气和胃等功效。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资源十分丰富,滇南各地少数民族作为日常茶饮广泛应用。凤尾茶是目前该属植物唯一保留食用功能的品种。当地居民利用凤尾茶甘苦微辛而去腥燥之功,达到和胃消食之效。科学研究证明,凤尾茶还具备丰富的营养成分,独特的口味,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原料,有关资料报道凤尾茶内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钙、镁等微量元素,β-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等生物活性成分以及抑菌活性成分。目前,人们对凤尾茶的利用还是停留在开水浸泡,即泡即饮的水平上,最多是泡出汁液,加一定的辅料、防腐剂做成瓶装饮料。其保健方面的功效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特别是含片形式的产品至今没有出现,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凤尾茶含片,使其既保持凤尾茶固有的药用保健功效,又便于含食、口感好,利携带,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凤尾茶含片,其特征是以凤尾茶的全草粉、叶粉、花粉、根茎粉、全草提取物、叶提取物、花提取物或根茎提取物加辅料,经制粒或压片而得的片状物或颗粒物,所述辅料选自蔗糖粉、麦芽糖、蛋白糖、木糖醇、乳糖、阿斯巴甜、甜聚糖、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蜂蜜、CMC、明胶、琼脂、糊精、可溶性淀粉、硬脂酸镁和食用滑石粉。
全草粉、叶粉、花粉或根茎粉与辅料的重量混合比例是:全草粉、叶粉、花粉或根茎粉5-70%,辅料30-95%。
凤尾茶全草、凤尾茶叶、凤尾茶花、凤尾茶根茎的提取物与辅料的重量混合比例是:提取物3-40%,辅料97-60%。全草提取物与单独部位或多个部位的混合提取物没有本质上区别。
以上凤尾茶粉的细度为100-1500目。
本发明所述凤尾茶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各种凤尾茶的全草、叶、花、根茎采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细粉到100~1500目;
(2)将凤尾茶的全草、叶、花、根茎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用萃取的方法获得提取物;
(3)将步骤(1)获得的全草粉、叶粉、花粉、根茎粉加辅料混合,经制粒或直接用干粉进行压片或制粒得含片;或者:
(4)将步骤(2)所得提取物加辅料混合经制粒或压片得含片。
第(2)步的提取方式为醇提、煮提或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
本发明将凤尾茶这种野生资源开发成含片,既保持了野生茶原有的药用成分和营养成分,又增加了适于人们口味的各种辅料和养分,使得含片更加美味,消炎解渴、方便食用,提取物与辅料制成的含片使得凤尾茶的活性成分得到提高,药用功效得到增强。原料粉与辅料做成的含片,清香回甜,消除口臭,老少咸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映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将凤尾茶全草去杂清洗,进行热风干燥得到干燥的凤尾茶全草,再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1000目,得到凤尾茶全草精粉;取70%的凤尾茶全草精粉、20%的木糖醇、5.5%的柠檬酸、0.5%的阿斯巴甜、2%的CMC、1%的蜂蜜、1%的硬脂酸镁通过制粒,进行压片得含片。
实施例2:将凤尾茶全草去杂清洗,进行热风干燥得到干燥的凤尾茶全草,再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900目,得到凤尾茶全草精粉;取50%的凤尾茶全草精粉、40%的蔗糖粉、3%的柠檬酸、0.5%的阿斯巴甜、1.5%的蜂蜜、4%的CMC、1%的硬脂酸镁,经热风干燥直接进行干粉压片即成含片。
实施例3:将凤尾茶叶去杂清洗,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干燥的凤尾茶叶,再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900目,得到凤尾茶叶精粉;取40%的凤尾茶叶精粉、50%的木糖醇、5.5%的柠檬酸、0.5%的阿斯巴甜、2%的CMC、1%的蜂蜜、1%的硬脂酸镁通过制粒,进行压片得含片。
实施例4:将凤尾茶花去杂清洗,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干燥的凤尾茶花,再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700目,得到凤尾茶花精粉;取30%的凤尾茶花精粉、30%麦芽糖、20%的蔗糖粉、10%蛋白糖、4%的琼脂、3%的柠檬酸、2%的苹果酸、1%的食用滑石粉经过制粒,进行压片制成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学院,未经红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