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椰菜杂交制种的花期综合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8487.3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2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木万福;杨长楷;李思武;麻继仙;李昌文;唐正富;沙毓沧;陈光平;李树万;阮继伟;耿青山;文明玲;李善燕;杨龙;冯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0 | 分类号: | A01H1/00;A01G1/00;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13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椰菜 杂交 制种 花期 综合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杂交制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花椰菜杂交制种的花期综合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的一个变种。原产地中海沿岸,19世纪传入中国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我国已经成为花椰菜商品和种子的消费大国。它拥有一个庞大的品种群,要实现周年供应上市,就需早、中、晚熟品种间进行搭配。而实现这一目的,不同熟性的品系间杂交制种就成为一个重要育种手段。
云南省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是我国花椰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区域。近几年,国内外的育种单位和种子公司先后到元谋县开展花椰菜的杂交制种,特别是早熟、中熟花椰菜的杂交制种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位,但由于花椰菜对温度比较敏感,不同组合亲本间的生长发育受海拔、气候、栽培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单靠通过播种期的调节很难使双亲的花期正常相遇。现有的花椰菜杂交制种中基本上采用播种错期进行花期调节,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气候、各生产农户的制种田的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均不尽相同,造成开花期差异较大,难以实现双亲花期正常相遇,严重影响了制种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花椰菜杂交制种中花期调配的技术难题,从而提高杂交花椰菜种子的制种产量和质量,使花椰菜的杂交制种成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优势产业。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花椰菜杂交制种中的花期调控措施单一即采用播种错期进行花期调节的技术缺陷,通过播种期、种植海拔的选择和水肥管理、割球、割苔、赤霉素GA药液喷雾等综合技术措施,达到双亲花期相遇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明确了早、中、晚熟花椰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最佳种植海拔和最佳播种期,避免了盲目的生产。
2、本发明还明确了不同类型的花椰菜在杂交制种花期调节中相应的调节措施对开花期的影响。
3、本发明能实现花椰菜早、中、晚熟配套的杂一代制种中双亲花期相错20天以内,能够通过人工调控方法确保花期相遇,保证花椰菜杂交种的正常生产,制种产量比对照提高41.7Kg/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对早、中、晚花椰菜品种分别选择不同海拔、不同播期、不同的割球方法、栽培措施、生长调节剂等综合的处理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前述综合处理技术调查花椰菜的生长发育情况,获得不同处理对花椰菜生长发育,特别是抽苔开花期影响的相应结果,从而确定不同组合花椰菜的制种区或、播种期、割球方法、栽培措施等,为花椰菜的花期调节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不同类型组合杂交花椰菜花期正常相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播种期的选择、种植区域的选择、物理调控、化学调控四个步骤组成,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播种期的选择:极早熟品种和早熟品种的在7月中旬播种;中熟品种在8月中旬播种;中晚熟品种在8月下旬播种;极晚熟品种在9月中旬播种。8月份为多数品种的适宜播种期,所以不同的亲本应根据生育期的早、晚在8月份错期播种,而且保证做到错期播种后相应的错期定植,以一个60天和80天的杂交组合为例,播种期相错25天,定植期相应的错开25天。所以不同生育期的亲本应根据生育早、晚在8月份错期播种,且要相应的错期定植。
二、种植区域的选择:花椰菜的品种极多,按商品成熟期早晚可分为:极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为40天以下,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为45-60天,中熟品种的生育期为70-80天,中晚熟品种的生育期为90-100天,晚熟品种的生育期为100-130天。
不同熟性的品种选择相应的种植海拔,极早熟品种和早熟品种选择在900m-1100m海拔地区种植;中熟品种选择在1100m-1200m海拔地区种植;中晚熟品种的选择在1200m-1300m海拔地区种植,晚熟品种选择在1300m-1500m海拔地区种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