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826.8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陆琨;白羽;陶忠;潘文;周立超;黄金胜;谭冠平;潘兴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生土 建筑 土墙 钢丝网 加固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的生 土建筑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抵御地震 震害的能力有所提升,但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贫困,房屋为生土建筑的依然 大量存在,这部分房屋的抗震能力十分低下,而短期内无法用现代建筑取代,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加固改造,因此,对我国农村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加 固技术的需求显得非常的迫切,而这方面的研究几为空白,与此同时全国农村 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可见这方面的需求是迫在眉睫且有重大意 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贫困,生土结构建筑在一段时间内 还将广泛存在,该类房屋墙体的抗剪能力较低,抗震性能差,特别是长时间暴 露在阳光或雨水当中,其隐患可想而知。为降低农村地区现役生土结构房屋的 震害损失,针对生土墙的特性和村镇的经济能力提出了实用的加固方法,以提 高此类现存建筑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工艺流程如下:
(1)在既有墙体上布设对穿钢筋;
(2)将墙体表面的浮土颗粒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在土墙表面用素水泥浆 做一厚度2mm的面层并干燥;
(3)所用钢丝网为镀锌电焊式,钢丝直径为1mm,网格尺寸为12mm×12mm, 用铁钉将钢丝网锚固在墙体表面内外两侧,
(4)将两根斜向钢筋与墙体对穿钢筋绑扎牢固,为使钢筋贴服在墙面上, 采用铁钉将斜向钢筋锚固于墙体上,然后在墙面上抹一层20mm的水泥砂浆,
(5)干燥半小时左右,用素水泥砂浆将其表面找平。
本发明先对需要加固的土墙两侧表面用素水泥浆做面层,待其干燥后,布 置钢丝网片,并通过墙体对穿钢筋与斜向钢筋固定,最后抹水泥砂浆面层找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技术具有在不增加结 构自重或增加极小和不改变原来构件尺寸等优点,以及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 施工便捷,改善土墙体外观和防水性能。加固后墙体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极限 位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其工艺流程如下:
(1)在既有墙体上布设对穿钢筋;
(2)将墙体表面的浮土颗粒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在土墙表面用素水泥浆做一厚 度约2mm的面层并干燥;
(3)所用钢丝网为镀锌电焊式,钢丝直径为1mm,网格尺寸为12mm×12mm, 用铁钉将钢丝网锚固在墙体表面两侧;
(4)将两根斜向钢筋与对穿钢筋绑扎牢固,为使钢筋贴服在墙面上,采用铁钉 将钢筋锚固于墙体上,然后在墙面上抹一层约20mm的水泥砂浆;
(5)干燥半小时左右,用素水泥砂浆将其表面找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