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筋夯土墙建造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827.2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陶忠;潘文;杨晓东;白羽;曹净;何玲;高智能;陈志寿;焦春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C5/07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夯土 建造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筋夯土墙建造方法,属于土木工程的生土房屋和土木结构房屋(包括夯土墙建筑物)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土建筑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作为承重和维护的传统生土墙体,在历次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少数墙体虽配有竹筋,但缺乏合理的设计和建造(竹筋配置数量和位置不当,竹筋锚固不当等),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成为墙体抗震薄弱环节。现代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墙)建造技术告诉我们,合理的配筋设计和相应的构造措施,可以使墙体具有很高的延性和抗震承载力。试验和计算表明,通过控制在夯土墙配置合理的竹筋和相应的建造措施,即可达到提高生土墙体的延性和抗震承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夯土墙未经专门设计或试验验证的竹筋层变成薄弱环节的问题,真正发挥夯土墙内水平受力竹筋的抗拉作用,提高传统夯土墙抵抗来自面内的水平地震分量的作用(即提高作为抗侧力构件的夯土墙抵抗水平地震作用能力),进而改善传统夯土墙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的竹筋夯土墙建造方法。
本发明竹筋夯土墙建造方法是:包括墙体(5)和竹筋,其特征在于:墙体(5)厚度为t,每层配置水平受力竹筋的数量为n排,水平竹筋(1)沿墙厚方向布置n=t/100排,水平受力竹筋(1)横截面10mm宽、4mm厚的竹条,排间距是100mm,与外墙边距离是50mm;厚度连接竹筋(3)横截面尺寸为5mm×5mm,长为300mm的竹条,沿墙体(5)厚度方向与水平受力竹筋(1)垂直交叉,沿墙体(5)宽度按600等距布置,两端的连接竹筋(3)与墙体宽度方向外墙边间距为100mm,水平受力竹筋(1)和厚度连接竹筋(3)形成的竹筋层沿墙体(5)高度方向按照间距200mm分层布置,首层竹筋距离基础顶面300mm;竖向锚固竹筋(2)横截面尺寸为5mm×5mm,长为300mm的竹条,竖向锚固竹筋(2)沿墙体厚度方向与水平受力竹筋垂直布置n排,于竹筋中点处与水平受力竹筋(1)和厚度连接竹筋(3)的竹筋层垂直连接,三种竹筋交叉处用稻草(4)或铁丝或其它材料绑扎固定。
竹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024%,最大配筋率为0.511%。
竹筋夯土墙建造技术,是理论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产物。首先通过计算得出夯土墙内所需铺设的竹筋数量(即求配筋率),过大或过小的配筋率会造成类似混凝土结构当中超筋或少筋破坏。具体的说,竹筋夯土墙竹条过多导致在该层首先破坏,过少则竹条对整个墙体的贡献就微不足道了。所以找到合理的配筋率范围显得特别重要。以下是计算过程及技术方案:
一、最小配筋率的计算
假设:fy与fc分别为钢筋与砼的标准强度;fy′与fc′分别为竹筋
与土坯的标准强度。AS与As′分别为钢筋与竹筋的截面面积;A与A′分别为钢筋砼抗震墙与竹筋土坯墙的横截面总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烟自由燃烧速度测定仪
- 下一篇:用来固定光管的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