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绞线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904.4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平;张连禄;刘保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玉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H01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3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绞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钢绞线、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的钢丝多数采用冷拔高碳钢丝,所采用的钢 丝是由盘元经过除鳞、涂鹏、干燥、拉拔等工序生产而成,盘元被拉长、拉细生产成钢丝的 过程中钢丝表面会产生拉应力,内部会产生压应力。因为这些应力的存在,生产出来的钢丝 会发生反卷、旋扭。钢绞线由钢丝通过绞合设备绞合而成,当绞合后的钢绞线横截面积小于 15mm2时,因使用的钢丝较少,钢丝应力虽然会使生产出来的钢绞线、钢芯铝绞线、钢芯铝 合金绞线松散,施工时发生反卷、旋扭等现象,施工不太方便,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使用 影响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大截面的钢绞线、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来 满足更大的要求,使用的钢丝数量也越来越多,目前钢芯铝绞线中钢丝的使用高达十九根。 随着钢丝使用数量的增多,钢丝应力对绞合后钢绞线的质量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导致钢丝绞 合困难,而且生产出来的钢绞线、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非常容易松散,在施工放线 过程中绞线反卷、旋扭问题也更加严重,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金属绞线的方法,该方法生产工 艺简单、易行,既可生产钢绞线,也可以生产需要在绞合前进行应力消除的其他金属绞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金属丝绞合之前对金属丝应力进行消除后再绞合成金属绞 线,对绞合后的金属绞线再进行应力消除。具体按照以下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①对拉拔后的金属丝进行应力消除;
②消除应力后的金属丝进入金属丝绞合设备进行绞合得金属绞线;
③对绞合后的金属绞线进行垂直和水平应力消除。
本发明采用如下预先消除应力装置对步骤①中所述拉拔后的金属丝进行应力消除:
预先消除应力装置包括三组以上变形器。变形器由两个以上压线轮和支架组成,二个以 上压线轮等距设置在支架上距支架中心点的距离相等。三组以上的变形器互相平行设置,各 变形器支架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组变形器上的压线轮距支架中心点的距离不相 等。金属丝绕过三组以上变形器上的压线轮后呈S形,通过反复弯曲变形消除内部应力。两 根以上金属丝同时经过本预先消除应力装置后进入绞合装置进行绞合得金属绞线。
为了能够根据金属丝内部应力情况调节金属丝通过三组以上变形器上的压线轮后形成S 型的弯曲幅度,压线轮与支架之间的连接为活动连接,这样可以灵活调节压线轮距支架中心 点的距离,以调节金属丝通过三组以上变形器后形成S型的弯曲幅度,更加灵活地消除金属 丝内部应力。
组成本预先消除应力装置的各变形器之间的距离可调,这样可以通过调节各变形器之间 的距离来调节金属丝通过三组以上变形器后形成S型的弯曲幅度,以灵活地消除金属丝内部 应力。
为了能够灵活控制金属丝的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本预先消除应力装置可以设进线盘和 出线盘。以进线盘和出线盘的中心点为圆心,进线盘和出线盘可在不同半径的圆周上等距设 两个以上穿线孔。进线盘和出线盘也可以起到类似压线轮的作用弯曲金属线消除内部应力。
本预先消除应力装置所需变形器的组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最好不超过十组。 变形器上设置压线轮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同时消除应力的金属丝数量确定,最好不超 过一百个。
本发明采用如下应力消除装置对步骤③中所述绞合后的金属绞线进行垂直和水平应力消 除:
垂直应力消除装置:包括垂直支架和三个以上垂直安装的压线轮,各压线轮处于同一垂 直平面内分两排布置,其中一排压线轮固定,一排压线轮活动安装可沿垂直平面移动。金属 绞线绕过三个以上压线轮后呈S形,通过反复弯曲变形消除金属丝绞合过程中单根金属丝内 部、多根金属丝之间产生的垂直应力。可以调节活动安装压线轮的位置,以调节金属绞线绕 过压线轮后形成S形的弯曲幅度,更加灵活地消除金属丝绞合过程中单根金属丝内部、多根 金属丝之间产生的垂直应力。
本发明采用如下水平应力消除装置对绞合后的金属绞线进行水平应力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玉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玉溪玉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