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珠式直加直减显数算盘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915.2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安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辉 |
主分类号: | G06C1/00 | 分类号: | G06C1/00;G09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珠式直加直减显数 算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学习工具,尤指一种适用于读数、计算的算盘。
背景技术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使用算盘和珠算,除了计算方便外,还有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使用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切配合,因此,很多学校和家长都采用算盘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传统的算盘一般采用“上二下五”、“上二下四”、“上一下五”或“上一下四”的算珠结构,这种算盘的计算需要单独的一套口诀:
加法口诀表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表
减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
减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
减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还七;
减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
减五:五下五,五退一还五;
减六:六下六,六退一还四,六退一还五去一;
减七:七下七,七退一还三,七退一还五去二;
减八:八下八,八退一还二,八退一还五去三;
减九:九下九,九退一还一,九退一还五去四。
这么多的口诀,且每加一个数或减一个数有2~3种情况,学习起来比较复杂,理解起来也很困难。这套口诀只适用于传统的算盘,其他地方无法得到应用,时间久了容易遗忘,只有在记住口诀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运用,计算中跟着口诀拨珠,存在不知道为什么要进、退位的问题,无法实现直加和直减,难于与现代数学教育的笔算结合,且现行教学已不鼓励学童用背诵记忆的方式学习数学,背诵口诀已被视为制压学童思考能力的负面教学引导。传统算盘是作为计算工具而被制造和使用的,随着计算器的出现,算盘的计算功能已很少使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学习数学的工具,传统算盘由于要跟着口诀拨珠,学习功能难于体现,且计算完以后无法直接显示数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读数、计算的算盘。该算盘具有拔珠见数、珠数结合、数随珠动的特点;且计算无需口诀,容易学习和理解,可以直加、直减,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进、退位的概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卡珠式直加直减显数算盘包括框架、档杆、上珠、下珠和横梁。所述档杆为3~20根,设置于框架内,算珠两侧有与档杆形状相匹配的凹槽,算珠两侧的凹槽卡在相邻的两根档杆之间。采用传统的算珠表示形式,即上珠一个代表5,下珠一个代表1;横梁将算珠分成“上二下九”的算珠结构形式,即上面两个上珠,下面九个下珠;为满足同一位上能以最少的算珠表示更多的数,本发明将“上二下九”式算盘变为“上三下九”式算盘,即上面三个上珠,下面九个下珠。下珠有两个底面,每档的九个下珠的下底面上依次标有“1~9”九个数字,下珠全部落下时为“0”,我们看不见下珠上的数字,向上拔几个下珠,下珠底面相对的就出现数字几。
该算盘的拨珠习惯与传统算盘的拨珠习惯一致,只要会数数、拨数就会用这种算盘。
拨数或加数:
加一:一上一,拨一个下珠靠横梁;
加二:二上二,拨二个下珠靠横梁;
加三:三上三,拨三个下珠靠横梁;
加四:四上四,拨四个下珠靠横梁;
加五:五上五,拨一个上珠靠横梁;
加六:六上六,拨一个上珠和一个下珠靠横梁;
加七:七上七,拨一个上珠和二个下珠靠横梁;
加八:八上八,拨一个上珠和三个下珠靠横梁;
加九:九上九,拨一个上珠和四个下珠靠横梁。
两个数相加,先将第一个数的各位数字分别拨在算盘相应的位上,这时算盘上就表示第一个数字;再将第二个数的各位数字直接加拨到该算盘相应的位上,这时,算盘就表示两个数相加没有进位的形式。加完以后进位,直接将上珠消掉,进位按:两个上珠进一,一个上珠和五个下珠进一,能清楚的反应出进位的概念:个位上的“10”表示在十位上就是“1”。当出现不满十但有上珠的情况时,将一个上珠换成五个下珠的形式。
减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辉,未经王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