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绒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9032.3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得华 |
主分类号: | D02G3/00 | 分类号: | D02G3/00;B05D1/18;B05D1/16;B05D3/02;B05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4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纱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制有绒毛的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静电植绒制成的纱线及其静电植绒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植绒技术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用该方法制备的产品以其柔和、丰满的外观,舒适的手感,在国内服装、家纺、包装、鞋帽、箱包等行业受到普遍的青睐。但国内现有的植绒产品多以平面植绒为主,极少数立体植绒,如玩具、首饰盒等,都采用的是手工生产为主,它们效率低,产能有限;而平面植绒方法能耗大,容易产生植绒质量问题,如植绒牢度,压伤、斑点等;后加工如印花、砂洗等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受到粘合剂的涂层工艺限制,透气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纱线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多样化,以改变现有静电植绒产品生产和品质的植绒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本发明所述的植绒纱线,它是在普通纱线的表面用粘合剂均匀且较密地牢固粘合有绒毛构成。
一种植绒纱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纱线涂胶工序,将普通纱经过捻纱并线后经过涂胶装置的纱线孔洞,使经过纱线的表面被均匀涂上粘合剂;静电植绒工序,将经过涂胶后的纱线通过高压静电场进行纱线表面植绒;烘焙工序,将静电植绒后的纱线送入烘箱内进行纱线植绒烘焙,使绒毛牢固地与纱线表面接合。
所述的涂胶装置的纱线孔洞为一可调口径的涂胶口,以保持纱线表面涂胶量均匀,植绒成品粗细一致;将静电植绒后的纱线送入烘箱内往返穿行,以缩小烘箱长度,减少设备投资。
本发明所述的从烘箱内出来的已植绒烘干好的纱线,再经过毛刷轮清除浮毛即成成品。
本发明是在纱线的表面涂上粘合剂,使其表面积增大,受热速度快且充分,烘干时间比平面植绒大大缩短;纱线本身在植绒后不会存在压伤、斑点等瑕疵,并可在同一烘箱内往返穿行,可充分利用热能,纱线植绒产品比平面植绒产品最少减少50%以上能耗;它具有生产能耗低,设备投资少,能杜绝后加工环境污染,提高产品档次,改善了植绒纱线透气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植绒纱线,它是在普通纱线的表面用粘合剂均匀且较密地牢固粘合有绒毛构成。具体的制备工艺见附图1所示:该制备工艺和方法是:1、纱线涂胶工序,将普通纱经过捻纱并线后的纱线1通过一工作台2进入涂胶装置3内的涂胶浆槽4,并从一端的纱线孔洞5出来,与以往植绒涂胶方式,如刀涂或辊涂方法完全不同,它能使经过纱线的表面被均匀涂上粘合剂;所述的涂胶装置的纱线孔洞5为一可调口径的涂胶口,以保持纱线表面涂胶量均匀,植绒成品粗细一致;2、静电植绒工序,所述的静电植绒是在植绒箱6内完成的,在该植绒箱的上部设置有计量下毛头7;将经过涂胶后的纱线通过高压静电场进行纱线表面植绒,纱线表面属于圆周面,不存在压伤、斑点现象,而平面植绒的植绒表面,容易产生压伤和斑点等质量问题;3、烘焙工序,将静电植绒后的纱线1送入烘箱8内进行纱线植绒烘焙,使绒毛牢固地与纱线表面接合,所述的烘焙温度和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现有平面植绒的基础上选择。纱线涂胶植绒后表面积增大,受热面积增加,从而缩短了烘干时间。由于纱线植绒不存在压伤问题,因此可以将静电植绒后的纱线送入烘箱内往返穿行,以缩小烘箱长度,在降低热能消耗的同时,减少设备投资。
本发明所述的从烘箱8内出来的已植绒烘干好的纱线1,再经过主要由毛刷轮9构成的毛刷除尘箱,以清除浮毛即成植绒纱线成品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得华,未经曾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