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腐殖肥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9208.5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钟哲科;柏明娥;李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F11/02 | 分类号: | C05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腐殖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殖肥的生产技术,属于肥料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 效、持续的多功能有机肥。
背景技术
人为诱导下的土壤退化问题如土壤侵蚀、土壤荒漠化、贫瘠化等,已成为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据调查,全国有1/6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 的土壤侵蚀,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黄河流域,侵蚀面积达67%。在我国北部和西北 部,由于过度的开垦、放牧、砍伐,土壤荒漠化速度每年已超过210平方公里, 涉及到11个省(自治区)的200多个县。另外,由于过度垦殖和使用化肥,土 壤因有机质匮乏而导致养分状况失衡,造成大面积的土壤肥力的下降,第二次 全国土壤普查表明,全国耕地土壤平均有机质质量分数低于1.5%,其中有11% 耕地低于0.7%。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或缓解我国的土壤退化问 题,恢复植被已成为我国当前科学研究迫切需用解决的难题之一。
土壤腐殖质在保水保墒、维持土壤肥力、保证土壤持续平衡利用中的作用 已被世人所共识的,因此,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同土壤腐殖质结构和功 能较一致的有机物质来弥补退化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严重不足。木素被认为是 土壤腐殖质的前体,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氧化、分解、缩合等过程转化为 腐殖质的组分,如芳香族化合物(多元酚)和含氮的化合物(氨基酸和多肽), 各组分通过缩合作用合成腐殖质。但在自然状态下,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是一个 非常缓慢的过程,往往需要几百到几千年的时间。而直接在土壤中加入木素类 物质如工业木素、褐煤等,虽然它能被土壤中微生物降解的和雕琢,但由于其 C/N比高(>100),反而造成氮素活性的降低和微生物活性的减弱,结果,常对土 壤肥力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采用人工方法加速该类物质的腐殖化过程,增加 该类物质的表面活性基团的含量,已成为开发这一新颖的土壤改良物质的重要 途径。木素的氧化氨解技术,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技术之一,即活性氧族与作 为一种特殊的大分子聚合体木素分布于含有氨态氮碱性介质中,产生化学反应, 提高C/N比含量和有机大分子聚合体功能团的活性,但是由于影响该氧化氨解过 程的因素多且复杂,这一研究始终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本项发明是该研究的延 续和突破,它将为木素类资源转化为高效的土壤修复材料提供一整套符合土壤 环境要求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学、高效地利用木素类物质(工业木素、泥 炭、褐煤等)生产多功能腐殖肥的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氧化氨解工艺进行该木素类物质的改性,即 在亲核体氨的存在下,使活性氧族与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分子聚合体的木素分布 于碱性介质中(NH3溶液),产生化学反应,包括脱甲氧基(-OCH3)、醌基(-O-)形 成,芳香环断裂、缩合,各种形态N的形成(NH4-N,胺,酰胺,杂环氮……)等, 总的来说,其反应过程十分复杂。许多研究表明,采用高压工艺,即在氧压大 于0.5Mpa的条件下,能产生含氮量较高的(>5%)氮改性木素。但从实际应用 看,采用高压工艺生产成本高,且有机氮异环化合物的含量高,不利于植物利 用和环境保护。因此,常压生产工艺的研制成为使该产品真正走向市场的重要 基础。
为实现在常压条件下有效进行木素类物质的氧化氨解反应,本发明采取的 技术方案为:选用有利于反应物气(氨气、氧气或空气)、液(水)、固(木 素)三相充分混合的下喷式环流反应设备作为反应装置,反应前木素类物质经 磨细,过40目筛,反应液木素类物质浓度在9-25%之间,反应温度控制在70-100 ℃之间,氨的浓度控制在7-18%之间,pH在9-11之间,反应过程中气、液、固 三相系统中的气含率保持在16%以上,反应液中的氧气流量保持在每小时15-40 摩尔/每公斤固体反应物,整个反应时间在1至3小时之间。反应后的固体物质 经过脱水、烘干生产出富含氮有机大分子,烘干温度应低于145℃,以免有机物 中的部分氮损失。
上述腐殖肥生产方法的整个工艺流程可用图1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醋酸钙镁盐制备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工艺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