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总线制指令电话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9235.2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 |
主分类号: | H04M9/02 | 分类号: | H04M9/02;H04M9/08;H04N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线 指令 电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通讯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工业现场多组不同用户同时分别进行通讯联络的全数字总线制指令电话。
背景技术
指令电话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生产流水线上下工序之间的通讯联络,是工业现场联系的主要通讯手段,指令电话主要有布控方式指令电话、自动型指令电话、数字化指令电话和总线制指令电话等几种类型。
布控方式指令电话和自动型指令电话是基于专用的主机与专用的终端组成。布控方式指令电话主要是采用多线制相互连接的交叉星形连接方式,在一个用户集合中,为了能够与相关的用户进行直接的连接,必须在每个相关的用户之间配置一根直接连接线,以保障相关用户之间的呼叫有效性。该类指令电话的连接极为复杂,优点是采用直接连接呼叫线,呼叫可靠性较高。德国的E65系统即为布控式指令电话系统。
自动型指令电话用户的通讯由一台主机完成,通过拨号实现用户之间呼叫,其主机通常是一台交换机。自动型指令电话有集中放大和分散放大两种扩音方式。集中放大方式采用集中放大器对各个路由的通讯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采用如纵横制交换设备的继电器接续的空间交换模式,实现高压信号的传输;在终端采用扬声器扩音。该类指令电话的终端设备简单,由于采用高压传送,需要专门的传送线路,对线路要求非常高,并且同时处理呼叫的能力很低,集中放大设备的故障率也非常高。分散放大方式的指令电话终端,通常采用程控交换机或调度机作为交换设备,在指令电话终端上实现调度机或者交换机功能,采取“星型”连接方式,每个指令电话终端都独立与主机连接,指令电话功能向终端转移。本发明申请人在中国专利03129481.2“自适应抗噪全数字指令扩音电话机”中公开的主要由接口电路、编解码器、运算控制器及噪声抑制器组成的指令电话,就是此种类型的指令电话系统,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数字化的抗噪技术,使指令电话与调度机配合。自动型指令电话需要为每个终端敷设与主机之间的独立线路,布线复杂,维护量高;由于其必须依靠主机才能够工作,其系统组成是主机加终端设备,运行安全存在瓶颈,制造成本较高;且大部分采用模拟方式进行传输,语音质量较低;由于未配置视频装置,在主机与终端通讯过程中不可视。
现有技术数字化指令电话是将交换机ISDN用户作为指令电话用户,因ISDN用户采用2B+D方式,故称“数字化指令电话”。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交换机型指令电话,仅传输基于数字方式,其指标、实用性、可靠性等均未获得有效提升,武钢通讯电讯公司制造的DX-DN128型指令电话即此类指令电话系统。
总线制指令电话系统主要由主机、多芯专用总线和用户指令电话终端组成。采用总线形式连接现场指令电话终端,将所有用户都挂接在总线上,就像是一串葫芦,目前较多的是多总线模式,使用不少于7根线的现场专用总线来实现指令电话之间的连接,最大独立通话通常被限制在总线数量之内,例如7线制总线,最大可实现5路独立通话。现有技术的总线制指令电话大多是模拟方式的总线制指令电话系统,是基于主机的一个指令电话系统,只是在功能和配置上更趋向于向终端倾斜。当指令电话的主叫用户呼叫被叫时,首先使用一个公用的呼叫信道实现“一呼百应”,当主叫与被叫需要实现单独通讯时,双方同时手动选择空闲的信道,实现独立双向对讲。美国的GTC系列产品属于此类总线制指令电话系统。数字化总线制指令电话采用多组模拟的通话总线,一组数据传输总线传送主叫用户信息,在呼叫总线实现了数字方式,能显示主叫用户信息,告诉被叫主叫的呼叫目标和使用的路由号码,被叫根据提示切换到指定的总线内。该系统的传输模式及通话方式仍然是模拟方式,它比全模拟总线制指令电话先进的地方是它可向被叫传送主叫的信息,但是仍然必须使用专门的多线电缆来完成用户间的连接。武钢通讯电讯公司制造的SSZ系列全数字指令电话系统和常州科先达电讯有限公司制造的SD8000型指令电话属于数字化总线制指令电话。总线制指令电话的布线简单,用户之间的通话靠选择不同的线路采用空间分割来完成,不具备自动交换能力;操作不方便,需要主被叫同时调整到空闲信道才能够单独通话;通讯电缆使用专门的多芯电缆,现场基本上没有扩展的余地,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实时信息量很少,无视频配置;信道数量固定,大容量时呼叫重叠、信道占用现象严重;与外部系统扩展连接困难,无法映射内部用户,基本上不具备跨网延伸能力和网间组融合能力,涉及到用户间信息交换、系统数据显示、资源显示等功能必须基于上位设备才能够实现。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未经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