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密纺的吸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9321.3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邬建明;王卫;徐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5/66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4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密纺的部件,特别涉及环锭细纱机紧密纺机的吸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环锭细纱机都设有气流式断头吸棉装置,其作用是避免细纱断头后产生飘头,影响邻锭断头或出现粗结,防止断头后的纤维缠绕在罗拉和胶辊上,减少车间空气浮游纤维的含量,改善劳动条件。为此,环锭细纱机一般都装有风管,利用离心风机在风管内形成负压,把断头后从罗拉前钳口输出的须条吸入吸棉笛管内,然后经风管聚集至储棉箱。
紧密纺纱机是在环锭细纱机的基础上,在牵伸区和纱线之间另外增加一个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来控制纺纱三角区的纤维,被牵伸的纤维束一经离开罗拉钳口便受到负压气流的控制和集聚压缩,使得纺纱三角区消失,形成毛羽少,强力高的纱线,因此其必须有负压的集聚管。
现有的由环锭细纱机改造而成的紧密纺装置的吸风装置,如CN1629372A所公开的环锭细纱机紧密纺装置中的吸风装置,每24锭用一个风机,分段吸风,各风机都有一套传动机构带动,此装置虽能达到目的,但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困难、改装成本高,电力消耗高的缺陷,另外由于没有采用集中排风,噪音大,劳动环境恶劣,还会增加纱线毛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改装方便、能耗小、噪音低的紧密纺的吸风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紧密纺的吸风装置,包括吸棉风管、集聚管、吸棉笛管和多通道连接管,所述的多通道连接管的一侧通道与吸棉风管连接,另一侧的其中一个通道与吸棉笛管连接,其它的通道与集聚装置的集聚管连接。
上述多通道连接管的通道通过过渡管与集聚管相连,这样可以根据集聚管与过渡管的位置、距离等而得到最佳的连接。
上述多通道连接管至少1条通道与集聚管连接。
上述多通道连接管与集聚管连接通道的总截面积大于与吸棉笛管连接通道的截面积。
上述每组多通道连接管与吸棉笛管的连接口径是变化的,靠近机头部位的连接口径小于机尾部位的连接口径,这是由于负压从机头部位到机尾部位有压力损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将现有的环锭细纱机吸风装置中的吸棉风管和吸棉笛管及紧密纺需要的集聚管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得到了结构简单的吸风装置,同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吸风装置,改装方便,投资少,经济效益高,而且供风效率高、噪声低,工作环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紧密纺的吸风装置,包括吸棉风管(图中未画出)、集聚管2、吸棉笛管3和多通道连接管1,所述的多通道连接管1的一侧通道11与吸棉风管连接,另一侧的其中一个通道13与吸棉笛管3连接,其它的二个通道12通过过渡管22与集聚装置的集聚管2连接。
吸棉风管与装置中的吸风动力机构如吸风机相连。吸风装置启动时,既提供了集聚管处的负压,又能将产生于集聚管和吸棉笛管处的细小纤维、棉尘等吸走。
上述过渡管22还设有支架21,便于支撑和定位过渡管22。
上述通道12与过渡管22的连接可以是螺钉固定,也可以是弹性插接或嵌扣。
上述多通道连接管的通道13与吸棉笛管3的连接可以是螺钉固定,也可以是弹性插接或嵌扣。
上述多通道连接管最好是由工程塑料或橡胶制成,连接管的弹性好,能够随意弯曲,也可由金属薄壁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密闭式静电喷雾器离心喷头
- 下一篇:保健石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