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根立柱桥墩纠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9595.2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国;徐达万;郑旭晨;严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0006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柱 桥墩 纠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中较高的桥墩墩顶位移超过规范允许偏差时对其进行纠偏,尤其是对独柱墩墩顶位移进行纠偏。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高架、立交桥梁日益增多,不少高架路立交桥的高度达到十几米乃至更高,需要有较高的墩柱相匹配,而城市高架立交的墩柱由于要考虑地面交通、绿化、管线及美观等诸因素,因此桥墩截面一般设计的较小、且不少为独柱墩,这类桥墩虽然外形轻巧美观,但当高度达到一定值(15m)以上,由于墩柱横向刚度相对较小,在不正常的使用、施工中存在质量隐患、设计考虑的不周、桥墩周围条件变化等可能造成墩柱顶部位移偏差过大,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纠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根立柱桥墩纠偏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单根立柱桥墩纠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桥墩需移动方向的背侧面的桥梁底部安装支架;
(2)在支架上安装千斤顶;
(3)用千斤顶横向顶推桥墩,缓慢施加荷载,使墩柱垂直度在规定允许范围内后卸荷。
所述的顶推所用的顶推力计算式为:P=3EI*Δ/L3,按照计算的顶推力分四级(即P/4)依次缓慢施加荷载,其中:
P---纠偏所需的顶推力(N)
E---桥墩结构的弹性模量(Pa)
I---桥墩结构的截面惯性矩(m4)
Δ-桥墩所需纠正的偏差量(m)
L---桥墩结构的高度(m)
所述步骤(1)的支架固定在桥墩正上方的桥梁底部或与底部相固定的其他固定物上。
所述支架固定抱箍住桥梁与桥墩之间的固定于桥梁上的钢板。
所述的千斤顶为超薄型油压千斤顶。
所述顶推时,顶推力作用在桥墩墩柱的顶端。
所述的支架采用了L型角钢支架。
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有两悬挂臂,悬挂臂上连有架筐,架筐固定于桥墩正上方的桥梁底部或与底部相固定的其他固定物上;底座上安装有千斤顶,底座上有固定架固定住千斤顶;底座与架筐之间有斜杆相固定。
所述的支架的高度为40~100cm,支架底座离开桥墩墩柱3~10cm。
所述的支架的架筐为长方形,其每个边上有3个挂孔,桥梁底部有相应的钻孔位与之相配。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对墩顶的偏差进行纠正,确保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消灭了桥梁安全隐患,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费用低、工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架及桥墩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支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倾斜桥墩(墩柱)2需移动方向的背侧面上的桥梁1的底部用冲击钻竖向钻8个孔,相配于支架,孔径为20mm,孔深为90mm,打入8根M20×150的钢筋,安装支架3,将支架固定于这8孔外,同时固定抱箍住桥梁与桥墩之间的固定于桥梁上的钢板。
支架3的垂直连接处都采用L型角钢支架,支架包括底座31,底座31的一边的两端上垂直有两悬挂臂32,悬挂臂32上垂直固定有长方形架筐33,架筐33的每个边上有三个挂孔34,桥梁1底部有相应的钻孔位八孔与之相配;架筐33与底座31在悬挂臂32所组成面的同侧;底座31上安装有千斤顶4,底座31上有固定架35夹住千斤顶4,使千斤顶4在工作时不被移动;底座31与架筐33之间有斜杆36相固定,进一步固定住底座31与架筐33的相连。支架3的悬挂臂32高60cm、底座31长(即两悬挂臂之间的宽)为墩柱2宽加20cm、架筐33长90cm、底座31宽10cm,支架底座31离开桥墩墩柱5cm。
支架3底座上安装工作吨位为20吨的超薄型油压千斤顶4,然后连接高压油泵开动千斤顶4,对墩柱进行横向水平分级顶推。
顶推所用的顶推力计算式为:P=3EI*Δ/L3,按照计算的顶推力分四级(即P/4)依次缓慢施加荷载,其中:
P---纠偏所需的顶推力(N)
E---桥墩结构的弹性模量(Pa)
I---桥墩结构的截面惯性矩(m4)
Δ-桥墩所需纠正的偏差量(m)
L---桥墩结构的高度(m)
以上参数计量方式都用常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