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作法工程采用车道法进行开挖施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0018.5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宏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055;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法 工程 采用 车道 进行 开挖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作法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逆作法工程的车道法土方开挖技术。
背景技术
“逆作法”施工有其两个基本优点:一是解决基坑支护问题,免除临时水平支撑及立柱,二是创造地上地下两个施工面,加快施工进度;但是常规“逆作法”施工都是在±0.000板面上适当位置开洞作为取土口,运输车辆不下坑,地下土方开挖后水平翻运至洞口,出土口地面采用机械抓斗或长臂挖机将出土口下的土方挖至顶板上的运输车辆里并运出场外,如中国专利:“大开口逆作法开挖技术(CN1978794A)”,这种暗挖作业由于地下采用小型机械挖土翻运,土方经过多道机械作业才在地面装车运走,工效远低地于明挖作业,出土速度成为“逆作法”施工的最大瓶颈,随着地下室(多层)的加深,暗挖作业更困难,效率更低,使“逆作法”施工的优越性不能发挥,或是由于地下施工进度大大慢于上部结构,上部结构施工到一定楼层后即停止施工等待地下结构的封底;或是采用半“逆作法”、局部“逆作法”或大开口开挖,牺牲上部结构施工的进度或完整性来提高地下出土效率加快出土速度,仅发挥了逆作法工艺在支护方面的优越性。
对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基坑深度较深,土方开挖量大,施工进度紧的工程,目前常规的“逆作法”开挖施工工艺(由于浪费时间和资源、效率不高)已不能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逆作法工程提供了一种挖土速度快,一次机械取土装车,不需要对挖出的土进行倒运的车道法开挖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逆作法挖土受到开挖深度的制约、开挖速度低、需要对挖出的土进行倒运的技术问题。实际开挖速度接近明挖速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是一种施工成本低,工期短,有效利用建筑物固有的车道进行运土的逆作法工程车道法开挖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成本高,工期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开挖技术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逆作法工程采用车道法进行开挖施工的方法,利用车道,使挖机、运土车辆直接下坑进行挖运土方,车道可是经加固的工程永久车道或临时车道,坡道分段形成,并先于相应地下层的土方开挖,即先形成±0.000至-1层的车道,再进行-1层土方开挖,先形成-1层至-2层的车道,再进行-2层土方开挖,以此类推至地下底层,坡道顶局部梁板结构采用后浇方式加高坡道的高度,满足运土车辆通行需要,车道上部部分采用型钢架设通道支模,使地下结构、挖土同步分区交叉施工。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骤,-1层土方分区明挖,在施工±0.000梁板结构的同时施工从室外运输道路至-1层的坡道,该坡道可利用工程永久车道,同时布置好-1层的贯穿各区的主车道位置,主车道上部的局部楼板采用型钢通道支模,使车辆可在模板未拆时即可通过进行土方挖运作业,展开交差施工。第二步骤,±0.000梁板结构强度达拆模强度后,分区拆模,进行地下-2层分区开挖作业,开挖过程中临时车道逐步形成。随着-2层分区开挖作业的展开,-1层梁板结构施工也分区展开,第三步骤,-1层楼面梁板结构施工的同时,施工-1层至-2层的坡道,为下一层开挖作好准备。第四步骤,根据地下层数的要求,重复进行下一阶段的挖土,分区段施工和支模系统拆除直至最底层。第五步骤,将最底层周遍三角土挖除,施工底板。第六步骤,从底层至-1层依次向上施工剪力墙及其他后作竖向结构。
所述的出土主车道为加固的建筑物本身的永久车道或临时车道,坡道顶局部结构采用后浇方式加高坡道的高度至满足运土车辆通行需要(一般为3.5米)。所述的开挖方式为盆式开挖,以保证挖机作业高度的需要(一般为5.8米左右)。由于挖机及运输车辆直接下坑作业,大大加快了地下室出土的速度,不需要进行场内倒运,直接由地下挖土通过永久车道运输出去,效率和速度相当于明挖。
车道设置原则:主运土车道尽量利用柱网比较大、跨越后浇带条数较少、无竖向剪力墙、楼梯、电梯井筒的区域,根据工程地下室网柱间距大小、建筑物永久车道的位置布置出土车道,分区段进行施工时地下室临时车道位置采用特殊支模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交叉施工,加快了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
作为优选,坡道顶局部结构采用后浇方式加高坡道的高度,使其高度大于3.5M,满足挖机、运输车辆通行需要。加快了出土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车道上设置通道支模,使结构与挖土作业分区同步进行。缩短了每个分区结构施工块的施工时间,使外围围护结构的变形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宏,未经刘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组件的涂装层材料
- 下一篇:一种Ni基单晶高温合金采用籽晶制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