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淬硬型易切削镜面塑料模具钢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0480.5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13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硬型易 切削 塑料 模具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淬硬型易切削镜面塑料模具钢涉及钢铁材料领域,尤其是高级塑料模具钢领域。
背景技术
理想的塑料模具钢最好是能兼有淬硬性、易切削性、镜面抛光性和耐蚀性特性。具备前述一种或几种特性的现有塑料模具钢分别有:
预硬化型塑料模具钢。SM3Cr2Mo(P20)和SM3Cr2NiMo(P20+Ni)是通用的预硬化塑料模具钢,预硬化硬度为28~37HRC,P20+Ni比P20有更好的淬透性和力学性能,被称为高级塑料模具钢,这两种模具钢的加工性能尚可,除少量精品钢材以外,抛光难以达到镜面效果。由于硬度偏低,耐磨性差,模具寿命不长且不耐腐蚀。
预硬化易切削塑料模具钢。4CrNiMnMoVSCa(4NiSCa)和5CrNiMnMoVSCa(5NiSCa)的预硬化硬度35~45HRC,由于添加了易切削元素S、Ca因此具备了较好的可加工性和镜面抛光性,但耐磨性还嫌不足,影响模具使用寿命,而且也不耐蚀;8Cr2MnMoVS(8Cr2S)同4NiSCa和5NiSCa相比,硬度有较大提高,预硬化硬度可达40~48HRC,是一种兼顾易切削性、耐磨性和抛光性的新钢种,但同样是耐蚀性不足。
耐蚀塑料模具钢。SM2Cr13、SM4Cr13和SM3Cr17Mo是我国纳标的三个耐蚀塑料模具钢,属于高级塑料模具钢范围,由不锈钢种经过精炼而得,钢材纯净度高,普遍具有耐蚀性和镜面抛光性,力学性能高,尤其是硬度高可达56HRC以上,但不易加工,为改善加工性能,需经过高温回火,使硬度降低至40HRC左右,因此又损失了加工表面的表面质量和抛光性。属于同类的钢种还有德国蒂森的GS-316ESR,(4Cr16Mo),日本大同特钢的S-STAR等。
淬硬型塑料模具钢。模具钢行业内还没有专门开发的淬硬型塑料模具钢,现有的几个钢号都是由热作模具钢和冷作模具钢代替,如纳标的SM4Cr5MoSiV和SM4Cr5Mo1V1就是由热作模具钢4Cr5MoSiV和4Cr5MoSiV1直接纳入,SMCr12Mo1V1是由冷作模具钢Cr12Mo1V1直接纳入,在冶金工艺方面要经过ESR,VAR等工艺精炼加工,这些钢种硬度可达45~60HRC,具有良好的抛光性,蚀刻性及力学性能,但高硬度下的加工性能不佳,而且材料成本高。
塑料模具钢除上述四类以外,还渗碳型和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但与本发明所涉不属于同一类。
此外,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些此类模具钢,如中国专利CN86103713公开的“易切削高韧性塑料模具钢”、CN85100821公开的“易切削析出硬化型热作模具钢”、CN98111772.4公开的“一种微合金化塑料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及CN200610047668.7公开的“一种耐腐蚀易切削塑料模具钢”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有淬硬性、易切削性、镜面抛光性和耐蚀性的新型塑料模具钢,且材料成本低。
本发明淬硬型易切削耐蚀镜面塑料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份为(wt%):C0.30~0.70,Si≤1.0,Mn≤0.9,Cr7.0~11.5,Ni≤2.5,B0.30~0.75,Cu≤1.0,S≤0.1,P≤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优选化学成份为(wt%):C0.30~0.46,Si≤0.7,Mn≤0.6,Cr7.0~9.0,Ni≤1.25,B0.40~0.60,Cu≤1.0,S≤0.1,P≤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进一步的优选化学成份为(wt%):C0.30~0.46,Si≤0.7,Mn≤0.6,Cr7.0~9.0,0.5<Ni≤1.25,B0.40~0.60,0.3<Cu≤1.0,S≤0.1,P≤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按合金模具钢钢号标定方法,本发明的塑料模具钢牌号为4Cr8NiBCu。
本发明塑料模具钢4Cr8NiBCu中的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如下:
碳(C):钢中的基本组成元素,决定钢的硬度并对钢的其它力学性能起基础性作用,本发明中碳的含量设计为0.30~0.65wt%,可满足56~58HRC范围内的硬度要求。
硅(Si)、锰(Mn):提高淬透性和力学性能。
铬(Cr):存在于基体和硼化物中,一方面起耐蚀作用,另一方面起强化作用。
镍(Ni):固溶于基体中,增加钢的高温变形能力,有利于锻造,此外,还增加耐蚀能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硼(B):形成一次硼化物和大量均匀分布的二次复合硼碳化物,使钢在高硬度条件具备良好的加工切削性能和抛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腐蚀粉末冶金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 下一篇:一种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角蛋白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