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的薄膜热电变换器的结构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0613.9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强;卢少勇;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03 | 分类号: | G01R19/03;B81B7/02;B8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材料 悬臂梁 薄膜 热电 变换器 结构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薄膜热电变换器主要由制作在下层硅 片上的加热电阻(1)、制作在上层硅片上的双材料微悬臂梁(2)和将上、下硅片密封在一起的密封环(3) 组成,由低汤姆逊系数材料制作的加热电阻(1)位于下层硅片上应力平衡的绝热薄膜(4)上表面或者夹 层中;与加热电阻(1)相对放置的双材料微悬臂梁(2)可以直接支撑在衬底上,也可以通过绝热悬臂梁 (7)或绝热悬桥(8)支撑在衬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加热电阻(1)的温 度通过双材料微悬臂梁(2)测量,加热电阻(1)温度升高后其热量经对流、辐射或热传导引起双材料微 悬臂粱(2)温度升高,由于组成双材料微悬臂梁(2)的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双材料微悬臂梁(2) 自由端挠度或根部应变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元件(9)检测后可获得加热电阻(1)的温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双材料微悬臂梁(2) 的形变可采用电容检测、隧道针尖检测、光杠杆法检测、光干涉法检测或压敏电阻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材料微悬臂梁 (2)可以接触式测量加热电阻(1)的温度场,也可以作为红外探测器非接触式测量加热电阻(1)的温 度场,作为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使用时,加热电阻(1)辐射的热量由聚焦透镜接收后经过光纤传送到双材 料微悬臂梁(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制 作:
(1)制作加热电阻(1),主要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热氧化工艺在硅片表面制作绝热薄膜(4);
b)蒸发或溅射金属薄膜,光刻或剥离技术制作加热电阻(1)图形;
c)背面光刻,形成背腐蚀窗口,各向异性腐蚀硅衬底,直到背面暴露出绝热薄膜(4);
(2)制作双材料微悬臂梁(2),主要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在另一硅片上表面利用热氧化、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制作绝热悬臂梁 (7)、绝热悬桥(8)和绝热层(6)的绝热材料;
b)光刻腐蚀相结合形成双材料微悬臂梁(2)的绝热层(6)、绝热悬臂梁(7)和绝热悬桥(8);
c)蒸发或溅射金属材料,光刻或剥离、腐蚀工艺相结合形成双材料微悬臂梁(2)的金属层(5);
d)制作双材料微悬臂梁(2)形变测量的检测元件(9);
e)正面或背面光刻,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或干法刻蚀释放双材料微悬臂梁(2);
(3)将加热电阻(1)与双材料微悬臂梁(2)组合在一起:
a)如果双材料微悬臂梁(2)接触式测量加热电阻(1)的温度,则将制作有加热电阻(1)的硅片 与制作有双材料微悬臂梁(2)的硅片通过阳极键合或玻璃焊料密封技术封装在一起,划片、焊 接外引线;
b)如果双材料微悬臂梁(2)作为红外探测器非接触式测量加热电阻(1)的温度场,则将加热电 阻(1)辐射的红外线经红外聚焦透镜耦合入红外传输光纤,再传导到独立封装的双材料微悬臂 梁(2)温度敏感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6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