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型桥谐振器的薄膜热电变换器的结构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0614.3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6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强;卢少勇;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B81B3/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型 谐振器 薄膜 热电 变换器 结构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型桥谐振器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薄膜热电变换 器主要由加热电阻(1)、微型桥谐振器和密封环(3)组成,所述的微型桥谐振 器由微机械桥(5)、激振器和拾振器组成;该薄膜热电变换器采用以下工艺步 骤制作得到:
(1)制作加热电阻(1):
a)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热氧化方法在硅片表面 制作绝热薄膜(4);
b)蒸发或溅射金属薄膜,光刻或剥离技术制作加热电阻(1)图形;
c)背面光刻,形成背腐蚀窗口,各向异性腐蚀硅衬底,直到背面暴露出绝 热薄膜(4);
(2)制作微型桥谐振器:
a)原始材料为普通硅片或SOI硅片,其正面利用各种薄膜工艺制作双层或 多层薄膜,在硅片正面光刻微机械桥(5)的形状,腐蚀上述双层或多层薄膜的 复合膜系;
b)在微机械桥(5)上制作激振器和拾振器,形成微型桥谐振器,制作金 属内引线;
c)正面或背面光刻腐蚀窗口,各向异性干法或湿法腐蚀释放微型桥谐振器;
(3)将加热电阻(1)与微型桥谐振器组合在一起:
a)如果微型桥谐振器接触式测量加热电阻(1)的温度,则将制作有加热 电阻(1)的硅片与制作有微型桥谐振器的硅片通过阳极键合、玻璃焊料密封技 术封装在一起;划片、焊接外引线;
b)如果微型桥谐振器作为红外探测器非接触式测量加热电阻(1)的温度 场,则将加热电阻(1)辐射的红外线经红外聚焦透镜耦合入红外传输光纤,再 传导到独立封装的微型桥谐振器温度敏感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型桥谐振器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 征在于:加热电阻(1)的温度通过微型桥谐振器测量,加热电阻(1)温度升 高后其热量经对流、辐射或热传导途径引起微型桥谐振器温度升高,由于组成 微型桥谐振器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轴向压应力增加或拉应力下降,谐振 频率下降,通过测量谐振频率的变化可反映出加热电阻(1)的温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型桥谐振器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 征在于:微型桥谐振器通过接触式测量加热电阻(1)的温度场,或作为红外探 测器非接触式测量加热电阻(1)的温度场,作为红外探测器使用时,加热电阻 (1)辐射的热量由聚焦透镜接收后经过光纤传送到微型桥谐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型桥谐振器的薄膜热电变换器,其特 征在于:微型桥谐振器采用以下激振方式:静电激励、光热激励、电热激励、 压电激励、电磁激励;微型桥谐振器谐振频率采用以下方式检测:电容拾振、 光干涉或光杠杆法拾振、压敏电阻拾振、压电拾振、隧道电流拾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6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