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力锅压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0624.7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才德;陈环;凌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9/04 | 分类号: | G01L9/04;G01L19/04;G01L19/06;G05D16/20;A47J27/09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52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压力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力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压力锅压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的电压力锅是一种智能型的电压力锅,通过MCU控制功能程序工作。为了使功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以及使电压力锅更为安全。人们采用了许多控制、检测锅内压力的方法。目前,电压力锅测压普遍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置于锅顶部来测量锅内温度,然后转换为气压数据通过单片机来控制功能程序。我们知道,电压力锅内的压力,与锅内的温度、锅内被蒸煮食物的性质等因素都有关,也就是说,锅内温度的高低,不是唯一影响锅内压力的因素。如果仅仅检测锅内温度而确定锅内压力,误差相当大,不能及时反映锅内真实压力。从而使得程序不能及时得到精确的压力数据,影响功能程序的完美实现。
现有技术中也有公开采用应变计检测压力的方法和装置,见中国发明专利200510100475.9,专利名称:“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公告日为2006.4.26),此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应变计感知内锅的膨胀量,将内锅膨胀量转换为一个位移量实现控制,但此方案受限较大,因为内锅材质的成分含量不同及厚度公差,包括底部发热盘的材质含量不同及厚度公差均会对检测造成误差,生产时需对每一个产品进行调整,调试麻烦;且一旦使用中发生异常,发热盘会产生严重热变形,导致检测出现误差,还是不能达到精确检测和控制锅内压力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电压力锅压力检测装置的生产时需要逐个调试、不利于批量生产、检测精确度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试简单、适用于批量生产、检测精度高的电压力锅压力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压力锅压力检测装置,包括电阻应变计、信号放大电路和用于实现压力检测和控制的压力控制系统,所述电阻应变计包括电阻应变片和弹性基体,所述电阻应变片粘结在所述的弹性基体上,所述电阻应变计安装在电压力锅锅盖的与锅内气压相通处,所述电阻应变计与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系统,所述压力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根据检测信号与压力的正比例线性关系,计算当前的检测信号对应的压力值的压力检测模块。
进一步,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锅盖内的电动排气阀,所述压力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设定所需要的压力值,如当前的检测信号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或小于程序设定的压力值,控制电动排气阀开启或关闭的压力调整模块。
在所述电子应变计外套装防堵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电压力锅包括普通电压力锅机体及内部电路、传感器、显示操作面板以及源程序,所述的电路由压力检测装置、信号放大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以及电源部分组成。单片机可以是带A/D检测的单片机,也可以不带A/D检测的单片机,不带A/D检测的单片机需要专门的A/D检测电路。将电阻应变计粘贴在弹性基体上,制成的气压传感器安装到锅盖或锅体等与锅内气压相通的地方,对信号处理放大后通过单片机A/D检测口检测电压信号。上述方法的采用,使得电压力锅内的压力,能够通过弹性基体结构件的微小变形引起应变片的阻值变化,通过信号放大电路转变成足够大电压信号输出,从而被单片机连续的测量。该方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压力锅内的压力检测精度及分级检测精度,并且能够连续性检测及精确显示锅内压力值,并可适时精确控制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值。
1、调试简单、适用于批量生产、检测精度高;2、线性度好,有利于电压力锅功能程序更好的实现;3、可适时精确显示锅内压力值;4、如加装压力锅的电动排气阀,还可对锅内压力进行适时精确控制;5、整个装置测压简便易行,适于工厂量产,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普通的电热盘式的电压力锅及低压电饭煲,也可以用于IH感应加热技术的电压力锅及IH低压电饭煲。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压力锅压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信号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气压0-150KPa与电压0-5V之间的正比例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6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