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虫引诱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0754.0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莫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A01N37/46;A01N37/00;A01N43/38;A01P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58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虫 引诱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虫引诱剂。
(二)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用于蚊虫引诱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和1-辛烯-3-醇,用于蝇类引诱的物质主要是鱼肠、臭豆腐、醋和红糖,用于蛾类引诱的物质主要是特定蛾类的性信息素。这些物质虽然对特定的有害飞虫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但由于只针对特定有害飞虫的某一生长发育阶段,或组成配方的成分单一或配比不太合理,因此,现实使用时对特定有害飞虫的引诱效果往往不理想。
目前还未见有同时对多种有害飞虫有效的引诱剂的相关报道。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有害飞虫引诱剂引诱效果不佳、进口产品使用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蚊类、蝇类、蛾类、粉虱等多种有害飞虫且引诱力强、使用简便、对人畜无毒的有害飞虫引诱剂配方。
本申请发明人根据有害飞虫羽化后到死亡前为止不同时间的营养与生理需求,结合有害飞虫嗅觉感受系统接收外界信息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开发了一种对蚊、蝇、蛾类、粉虱等多种有害飞虫有效的引诱剂。将其投放市场,能为城乡居民提供一种无药无害化防治有害飞虫的新手段。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虫引诱剂,由质量配比如下的组分组成:
糖类化合物 0.000001~90%
氨基酸类化合物 0.000001~50%
蛋白质类化合物 0.000001~50%
维生素类化合物 0.000001~30%
醇类化合物 0.000001~60%
酸类化合物 0.000001~50%
酯类化合物 0.000001~40%
醚类化合物 0.000001~40%
氨类化合物 0.000001~50%
吲哚类化合物 0.000001~20%
防腐剂 0.001~10%
植物汁液 0.1~90%
水 1~90%;
所述糖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蔗糖、果糖、海藻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
所述氨基酸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所述蛋白质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球蛋白、角蛋白、酪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所述维生素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E;
所述醇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乙醇、辛烯醇、胆固醇、乙二醇、聚乙二醇、异丙醇、聚乙烯醇、2-甲基-1-丙醇、香叶醇、香草醇;
所述酸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乙酸、丙酸、丁酸、庚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五烷酸、乳酸、肉豆寇酸、油酸;
所述酯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丙酯、戊酸乙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乙酸苯甲酯;
所述醚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甲基乙基醚、甲硫醚、苯乙醚、异丙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异丙醚、二乙二醇乙醚、三甘醇单乙醚、二甲基二硫醚、对羟基苯甲醚、聚乙二醇辛基苯醚;
所述氨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氨水(含量以溶液质量计,氨水质量浓度为25~40%,优选为37%)、二甲胺、二甲基甲酰胺、三甲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二异丁胺、乙二胺、十四叔胺、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
所述吲哚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2-苯基吲哚、2-甲基吲哚、4-氨基吲哚、1,3,5-三甲基二亚基吲哚、3-甲基吲哚、5-羟基吲哚、5-乙氧基吲哚、4-苄氧基吲哚、6-羟基吲哚;
所述防腐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乳酸钠、氯化钠、硼酸;上述化合物及防腐剂可采用市购商品。
所述植物汁液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竹叶汁、苹果汁、白菜叶汁、蕃茄汁,由新鲜竹叶、苹果、白菜叶或番茄榨汁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浇筑中温控防裂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燃气灶熄火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