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干燥功能的板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0817.2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开兵;何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佛斯钦宝(杭州)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干燥 功能 板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板式换热器,在冷却的同时将另一种流体中的水汽去除掉。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通过至少两种介质进行热交换,用于将环境制冷等场合。有的场合需要较为干燥的冷却空气来冷却环境,比如图书馆等场合。现有技术中,具有干燥功能的板式换热器不多见,上述问题多是通过气体干燥设备将空气干燥后再进入室内冷却环境,这样会增加使用成本,而且设备的安装维护都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板式换热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板式换热器,包括至少十二个设有用于两种热交换流体X,Y的压制波纹槽的叠放的换热板片,所述换热板片具有相同的外部尺寸,所述换热板片的叠放组件正面设置盖板,所述换热板片的叠放组件背面设置底壳,底壳底部设置排水口;所述盖板左半部的左下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进口,所述盖板左半部的右下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出口,所述盖板右半部的左下角部位设置流体Y的进口,所述盖板右半部的右下角部位设置流体Y的出口;其中第一换热板片左半部的左上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三通道口,第一换热板片右半部的右下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二通道口,第二换热板片左半部的左下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一通道口,第二换热板片左半部的左上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三通道口,第二换热板片右半部的右下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二通道口;其余换热板片左半部的左下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一通道口,其余换热板片左半部的右下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四通道口,其余换热板片左半部的左上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三通道口,其余换热板片右半部的左下角部位设置流体Y的第一通道口,其余换热板片右半部的右上角部位设置流体Y的第二通道口,其余换热板片右半部的右下角部位设置流体X的第三通道口。
作为优选,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与右半部的流体通道在上端相导通,并构成流体X的进入流道,第二换热板片与第三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与右半部的流体通道相截止,其中第二换热板片与第三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构成流体X的回流流道,第二换热板片与第三换热板片之间右半部的流体通道构成流体Y的流道;第三换热板片与第四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与右半部的流体通道在上端相导通,并构成流体X的进入流道,第四换热板片与第五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与右半部的流体通道相截止,其中第四换热板片与第五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构成流体X的回流流道,第四换热板片与第五换热板片之间右半部的流体通道构成流体Y的流道;第五换热板片与第六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与右半部的流体通道在上端相导通,并构成流体X的进入流道;第六换热板片与第七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与右半部的流体通道相截止,其中第六换热板片与第七换热板片之间左半部的流体通道构成流体X的回流流道,第六换热板片与第七换热板片之间右半部的流体通道构成流体Y的流道;依次类推。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的腔体内设置阻滞网栅,这样流体X在流体X的进入流道内被冷却后通过流体X的第二通道口进入底壳的腔体,在该腔体内流体X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并附着在阻滞网栅上,有利于进一步干燥流体X,之后流体X经由第三通道口进入流体X的回流流道并经第四通道口、流体X的出口进入制冷环境,凝结的水珠汇集后经由底壳底部的排水口排放掉;所述底壳的基底板与翼边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成型后再将两者相连接成一体,优选分体成型后再将两者相连接成一体的结构,这样拆洗阻滞网栅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除第一换热板片外其余所有换热板片上端中部设置通孔,通孔所构成的腔体与流体X的进入流道相导通,这样流体X在通孔所构成的腔体交汇并再次被分配到各流道,使得流体X的进入流道更加畅通。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将冷却后的空气先行去除水汽后再进行冷却环境,一体化的设计可以省却很多设备,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而且设备的安装维护都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底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盖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换热板片3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换热板片3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换热板片33、换热板片35、换热板片37、换热板片39、换热板片4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佛斯钦宝(杭州)热交换器有限公司,未经丹佛斯钦宝(杭州)热交换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纳米化学复合镀溶液的应用
- 下一篇:用锆取代铌的钕铁硼永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