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1029.5 | 申请日: | 200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勤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勤丰 |
主分类号: | F24H3/02 | 分类号: | F24H3/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311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取暖器 反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暖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取暖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为了提高性能,人们进行了长期探索,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有些还申请了专利。取暖器的反光罩对取暖器的发热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上有些取暖器采用了碳素纤维石英电热管作发热元件取暖,其发热功率与红外线灯泡浴霸相比增加一半,但效果也仅仅发挥了50%,真正的节能效果还未能体现。其原因主要因素是反光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对反光装置进行改进。由于电热管的背面一般通过反光罩反射到人体或被加热部分,但反光罩的反射率并不能达到100%,尤其是安装在室内顶上的取暖器,利用效果更差,大量热量往上传递,一是热能损失,二是对机体造成变形或加速老化减短寿命,或者更严重会产生燃烧和众多不安全因素,对使用者带来许多危害,能源利用率也不高。
目前的反光装置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纯反光型:在反光罩的底部没有出风口,其缺点是由于整机器件及反光罩是朝下安装,反光罩内部的电热管在使用时,罩内产生大量的热量不能向下传递,至使罩内温度超过了600度温度,对电热管的散热产生了影响,也大大降低了电热管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多次的试验过程中,电热管大多产生了发白、发黑等现象。二、底部开口型:反光罩底部虽然进行开孔降温的改进,但灯管背部的红外线没有被辐射到所需加热物体或身体部位,反光效果利用率只有60%左右,取暖效果不理想。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热取暖器[CN1776304A],由底座、支架、保护罩和位于保护罩中的发热管组成。发热管采用石英材料制作,为中空结构,内部填充卤素气体并安装电阻丝,或者内部采用碳纤维作为发热材料。保护罩采用飞碟、球形等利于360度辐射并且能够保护位于其内的发热管不受雨淋的形状。可见上述电热取暖器仍然属于纯反光型的反光装置,存在着热量无法散发,对电热管的散热产生影响,大大降低电热管实用寿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建大,利用强制流空气将散热片上集聚的温度加以散发,利用率高的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热量无法散发,对电热管的散热产生影响,电热管使用寿命短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有效节约能源,易于实施,安全可靠的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成本高,造价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设置在取暖器的送风通道处,且位于发热装置和送风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安装在送风通道处的散热片总成,所述的散热片总成的腹部开有对着送风装置的用于安装发热装置的安装槽,且发热装置是紧贴在安装槽内的,在散热片总成的外围设有呈筒状的反光筒,散热片总成设置在反光筒靠近送风装置一端且与反光筒周向密封。
本发明创造性地将发热装置安装于散热片总成的安装槽中间,暴露于外侧的发热装置部分将红外光线通过直射或者进行反射至人体或物体。紧贴于散热片总成安装槽中的另一半发热装置部分将热量迅速传递于散热片总成。当强制流空气通过送风通道直接吹散至散热片总成上时,将集聚在散热片总成上的热量穿过本反光装置内部空间,并将所有热量带出机体外。
在上述的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中,在反光筒的开口端外围设有用于改变气流方向并使气流进入反光筒内的侧板,所述的侧板固连在送风通道上,且侧板和反光筒之间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间隙。
本发明创造性地在送风通道上设置了侧板,当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时,所有光线通过反光筒进行多角度反射,侧板对被反射的余光再进行反射。送风装置将强制流空气通过风道吹向反光筒进行降温,并顺着反光筒侧部顺流而下,通过侧板上部口进入反光筒内部,并将内部积累的大量热能同时带出机体外,从而使室内温度均匀散发。
在上述的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中,所述的侧板呈环形,侧板的内壁呈弧形过渡,其一端固定在送风通道上,另一端向外延伸。当然,这里的侧板也可以是直板。
在上述的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中,所述的发热装置的高度与反光筒开口相平或略低于反光筒开口。
在上述的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中,所述的散热片总成包括一块散热块,在散热块的腹部开有背对着送风装置的安装槽,在散热块的背部设有若干散热片,且散热片与散热块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新型取暖器反光装置中,所述的散热片总成由若干腹部具有凹口且背部呈圆弧形的散热片叠合而成,上述的安装槽是由凹口组合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勤丰,未经吴勤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