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清洗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1041.6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谭桂娥;何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G1/14 | 分类号: | C23G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辉地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清洗剂。更具体是指用于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清洗与防锈。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工艺中,金属材料制成机械零件,大部分依靠冷加工工艺。按照零件的基本尺寸要求,对金属板材、棒材、线材、型材和铸造毛坯、锻造毛坯等进行车削、钻削、铣削、镗削、磨削等冷加工,直到加工成规定的尺寸和精度。加工过程是一步一步分工种进行的。一个加工周期短则数天,长则持续几十天,有时分步加工时要放在仓库中暂存,金属材料零部件表面会产生污垢。要对金属材料零部件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以除去金属表面附着的各种污垢,如酸、碱、盐、有机物、灰尘、切屑、汗渍、润滑油等,清除金属材料表面的油污后,再进行后面的工序,如打磨、上油漆等。清洗后的金属表面暴露在空气中易生锈,所以一般清洗时要用防锈剂处理,清洗时间长,成本高。目前工艺一般采用先清洗,后防锈处理;少数清洗与防锈同时处理,防锈效果不好,有的几小时后就出现锈斑,防锈效果好的几天后也出现锈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清洗剂,清洗效果好,金属材料清洗后暴露在空气中,可保持比较长的时间不生锈,对铁材、铜材、铝材、复合金属材料都有效。
本发明提供金属清洗剂,由表面活性剂、油酸、氢氧化钠、亚硝酸钠、钼酸钠、苯并三氮唑、磷酸三钠、三乙醇胺、聚醚61、蒸馏水反应而成,组分配比为质量百分含量:表面活性剂10~15,油酸4~8、氢氧化钠0.5~1.1、亚硝酸钠0.1~0.5、钼酸钠0.3~0.8、苯并三氮唑0.08~0.15、磷酸三钠1.5~2.5、三乙醇胺1.5~3.0、聚醚61 0.5~0.9,余为蒸馏水。
本发明提供金属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一、在反应锅中,加入蒸馏水和氢氧化钠,加热溶解均匀;二、搅拌下加入油酸,保持温度在80℃左右1小时使油酸中和完全;三、停止加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聚醚61,溶解分散均匀;四、加入磷酸三钠、亚硝酸钠、钼酸钠,溶解分散均匀;五、加入三乙醇胺和苯并三氮唑,搅拌分散均匀。六、罐装。
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清洗剂的制备方法,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或者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用量为100重量份中使用10~15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清洗剂,泡沫低,可轻松地去除金属加工过程中的润滑油脂等难去除的污垢,同时金属材料清洗后暴露在空气中,能保持15~20天不生锈,对铁材、铜材、铝材、复合金属材料都有效,成本相对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各实施例中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1
油酸 5.0%
氢氧化钠 0.85%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 15.0%
聚醚61 0.6%
亚硝酸钠 0.1%
钼酸钠 0.2%
苯并三氮唑 0.1%
磷酸三钠 2.0%
三乙醇胺 2.2%
蒸馏水 到100
按上述组分配比加料反应步骤如下:
1、在反应锅中,加入蒸馏水和氢氧化钠,加热溶解均匀;
2、搅拌下加入油酸,保持温度在80℃左右1小时使油酸中和完全;
3、停止加热,加入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和聚醚61,溶解分散均匀;
4、加入磷酸三钠、亚硝酸钠、钼酸钠,溶解分散均匀;
5、加入三乙醇胺和苯并三氮唑,搅拌分散均匀;
6、制得金属清洗剂罐装。
本实施例制的金属清洗剂用于金属材料清洗后暴露在空气中,能保持20天内不生锈。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步骤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配比制备金属清洗剂:
油酸 8.0%
氢氧化钠 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通信系统中HSDPA的调度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