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1631.9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邵静;陶有堃;王建新;王蔚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H01M4/4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景丰强 |
地址: | 31520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阴极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La1-xSrx)1-zCo1-yFeyO3-δ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比,将对应剂量的La(NO3)3·6H2O、Sr(NO3)2、Co(NO3)2·6H2O、Fe(NO3)3·9H2O溶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成均匀的浓度为0.75~1.25mol/L的金属离子混合溶液,其中0≤x≤0.4,0≤y≤0.8,0≤z≤0.1;
b、在70~80℃下,向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加入络合剂搅拌形成胶体溶液,加热搅拌8~20小时,直至胶体溶液脱水形成粘稠的凝胶;
c、将该凝胶在90~200℃之间干燥5~10小时,在200~400℃之间预处理5~10小时,得到膨松的前驱体粉末;
d、前驱体粉末在500~800℃之间煅烧2~5小时,得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纳米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的络合剂为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其中,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0.1∶1~10∶1,乙二胺四乙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0.1∶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纳米粉体粒径为50~100mm,分布均匀,形状近似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6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