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器的尘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2806.8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海荣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315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329国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尘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吸尘器正逐步走进人民的生活家庭和工作场所,为此,有科技人员不断地开发出具有新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如专利号为200620105888.6的中国专利“吸尘器二次旋风式分离尘杯”,它包括尘杯,开设于杯体上的出风口,与杯体周壁相切的进风口和设于杯体内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设有连接于连接支架和隔离罩的外筒体,外筒体周壁开有低于尘杯进风品的分离器进风口,外筒体中心设有同轴安置的内筒体,在内筒体上部,分离器进风口上方开设有与周壁相切按环状阵列旋转均布排列的进风口,内筒体顶部与连接支架相接,底部穿过隔离罩与尘杯底部相接,内筒体内壁还装有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筒体。其缺陷在于,仅仅是二次旋风分离,没有结合别的过滤组件,所以,分离过滤效果还不够完美;里面的旋风分离器的锥形管直接针对着小颗粒灰尘的沉积腔,容易发生气流夹带现象,造成小颗粒灰尘分离效果不理想;出风口布置不合理,不是直接通出,造成气体阻力比较大,需要改进;
另有专利号为200620101407.4的中国专利“吸尘器旋风式尘杯”,它包括壳体,开设于壳体上的出风口,与壳体周壁相切的进风口和设于壳体内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设有进风口,分离器进风口顶部的水平位置与尘杯进风口的中心位置有一定的落差高度,进风口下方设有隔离罩,所述分离器设有两根同轴安装的内外管,内外管底部封闭连接,内管的高度低于外管高度;分离器进风口通过内管与尘杯出风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进风口呈环状体,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螺旋片按螺纹或多头螺纹状旋转均布排列而成;尘杯出风口开设在盖合于杯体的杯盖上,也可开设在壳体的底部,在分离器内外管下方的延伸管内设一三叶旋转片;带有灰尘的空气进入尘杯内腔在经过三次分离后可进一步增加分离效果。其优点在于,采用了三叶旋转片,防止气流直接夹带小颗粒灰尘,但是结构更加复杂,部件多,安装困难,成本高,而且,也没有结合其它的过滤分离组件,所以,分离效果也是有限的,而且,气流通道复杂,造成气流阻力大,能耗大,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多种分离结构和多级分离、分离效果好、对大小颗粒灰尘容易分离、不容易夹带的吸尘器的尘杯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尘器的尘杯装置,其包括有带切向总进风口的杯体、安装在杯体中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分离器包括有筒状的微孔过滤器,微孔过滤器通过上端的端套和下端的端套布置在杯底和杯盖之间,微孔过滤器与下端的端套之间过渡部位向外倾斜地延伸有挡尘罩,与杯体之间形成大颗粒灰尘的沉积腔,另有带切向进风口的旋风筒,旋风筒的下部布置有挡尘片,并且,旋风筒的下端直接或者间接地固定在下端的端套中,形成小颗粒灰尘的沉积腔,杯盖中心设置有总出风口,并带有出风管,出风管与旋风筒上的进风口进行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的挡尘片是采用风叶形状,以中心挡部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地布置在旋风筒空间截面上,并且风叶是旋转式倾斜的,使相邻风叶的叶片之间形成与旋风方向逆向配合的入尘口。这样倾斜设置的挡尘片与旋风进行配合,使旋风中的小颗粒灰尘更加容易顺着风叶的叶片,通过入尘口,沉积在小颗粒灰尘的沉积腔中,不再被旋风带走,提高了分离效率。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风叶外侧连接在旋风桶内壁,而风叶里侧连接在中心挡部,使入尘口在水平面投影开度和垂直面投影开度从而外往里逐渐变小。这样更加适合在旋风运动中,在外侧空间位置的大颗粒灰尘和在里侧空间位置的小颗粒灰尘顺利地挡到入尘口中,又能有效地防止它们被气流再次夹带出来。
优选,所述的风叶倾斜程度局限于水平面为基准的5~45度夹角内。这样既能起到有效的分离效果,同时避免过大的气流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挡部选用圆形,其直径占旋风筒直径的30~70%,优选50%。这样既能保证入尘口有足够面积的开度,使灰尘颗粒挡入到小颗粒灰尘的沉积腔中,同时,能使有足够大阻挡面积,防止旋转向上的气流夹带灰尘颗粒,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海荣,未经胡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