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角式持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2825.0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陆军忠;朱小颖;华斌;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斌;李伟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14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角式持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外科手术用的定角式持针器。
背景技术
持针器是外科手术中缝合创口时不可或缺的必需器械。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持针器,其前端持针体的主要形状多为剪式结构,即两支夹持单体以剪状的形式铰接连接而成,如一种尖嘴工具钳的形状,只不过体积更小,长度更长。而这种剪式持针器的缝针夹持是通过剪式持针体的左右开合来实现的,因此在作体腔内的缝合手术时,使用这类持针器必须倍加小心,因为随着缝针在缝合过程中的插入和拔出交替进行,持针体的开合也沿缝合缘行进,一方面容易误伤周围的软组织,另一方面这类左右开合式的剪式持针体,需要在体表事先预留出较大的手术刀口,以方便该器械的进出以及保证左右开合的动作完成。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一些体积更小、持针体开合范围不大的各种形状的持针器,以适应当今流行的微创外科手术。但目前所有的持针器存在一种缺陷,就是在术中不能随时自由地进行转换持针的角度。因为作为持针体上的缝针咬合面通常都是与该持针器的主轴相垂直的平面,所以所夹持住的缝针与该持针器垂直。这样,如果在缝合与持针器主轴相平行的缝合缘时,缝针与缝合缘相垂直,这时缝合操作会比较方便;而如果缝合缘与持针器长轴相垂直时,缝针与缝合缘为平行,缝合操作就会难度很大;一般医生都要不停地转换手柄位置,以调整持针体的方向角度;如果遇到缝合部位较深但表面切口较小的手术,持针器的手柄活动空间就往往受到限制,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将缝针进行斜夹才得以继续;但斜夹的角度不能过大,一方面是因为操作困难,另一方面斜夹后的缝针很容易改变角度,现阶段还没有便于斜夹缝针的持针器在应用。
以上可知,现代医学在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在体表小切口的情况下,使所夹持的缝针能在一定范围内作自由、可靠的角度转换,以顺利圆满地执行深部缝合手术的定角式持针器,以适应现代医学外科的微创、小切口的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体表小切口的情况下,缝针的夹持角度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改变,而缝针又不易滑脱或旋转的、能够可靠执行深部缝合操作,同时又不易损伤周围组织的定角式持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定角式持针器,包括位于前端的持针体和后端手握的操作手柄,所述持针体是由两个同轴直线活动的夹头和夹头组成,夹头与夹头之间具有相互吻合的咬合面;所述夹头固定在一个空心的外管的底部,所述夹头固定在拉杆的底部,所述拉杆套入外管中并与外管活动相连。
作为本发明定角式持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咬合面与持针器的主轴之间有一倾斜角。
作为本发明定角式持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角度值处于45度-90度之间。
作为本发明定角式持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角度值是70度。
作为本发明定角式持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咬合面上设有增加磨擦作用的啮齿。
作为本发明定角式持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手柄9上带有作止位用的倒锯齿条。
本发明的定角式持针器,采用一种活套式的结构,用两个同轴直线运动的活动夹头构成可夹持缝针的持针体。这种持针体的结构没有传统剪式持针体的横向开合运动,因此工作面小,不会影响其周围组织;这两个夹头之间的咬合面与持针器的主轴不相垂直,而是具有一定倾斜的角度,因此依据所夹持的缝针处咬合面的不同位置时,可出现不同的持针角度(相对于持针器的主轴);这种持针角度可以是垂直,也可通过旋转持针器的轴杆,将缝针重新置于咬合面曲线的不同点上,变换出新的持针角度;而且,由于缝针本体也是一种如弯钩的形状,因此,被夹持的位置点不同,缝针的针尖指向也不同;同一点上的缝针本体也能在180度角内转动,因此缝针的位置和指向造就了各种不同的持针角度。这样,手术中的医生可以通过操作手柄调整持针体的进入方向,使缝针以各种角度切入咬合面内的不同位置上,而且可被上下夹头正面夹住,以实现任意角度的定角式持针。咬合面上可带有增加磨擦作用的啮齿,便于更牢固地夹紧住缝针;操作手柄还带有一个可作止位用的倒锯齿条,使手柄在夹紧后能自锁住不松开,便于手术医生只专注力于用针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定角式持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前端持针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夹头、2夹头、3外管、4拉杆、5导管座、6接头、7连接片、8手柄、9倒锯齿条、10啮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详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斌;李伟,未经华斌;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润湿装置的泡药机
- 下一篇:圆极化宽频带电容补偿探针馈电叠层微带天线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