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自动执行装置的阀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2953.5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季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忠贤 |
主分类号: | F16K31/143 | 分类号: | F16K31/143;F16K31/12;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25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执行 装置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带自动执行装置的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种类繁多,功能也日趋完善,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阀门按其阀芯的开启方式,可分为手动阀门、气动阀门、电动阀门和液动阀门。其中手动阀门的阀体通径一般都较小,太大就无法用人力开启。气动阀门、电动阀门和液动阀门都需要用外部能源来驱动阀门的执行装置。对于一些长输管线,如果选用气动阀门,就必须同时购置各式气体压缩机,建整套气压站,而且每个安装点都需重复安装,耗资巨大;如果选用液动阀门,必须购置高压油泵、液压站及整套液控装置;如果选用电动阀门,必须建设电源装置或输电线路。在一些长输送管线的遥远无人区,没有各类型式的能源,只能用手启闭阀门。电动阀门、气动阀门及液压阀门都需要复杂的能源线路及其配套设施来驱动阀门执行装置,这不但耗费能源,增加了阀门使用成本,而且严重制约了阀门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依靠阀门输送介质的压力开启和关闭的带自动执行装置的阀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执行装置的阀门,包括有阀体、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自动执行装置的阀门还设有左行程缸、右行程缸、工作油缸以及集练操控手柄,阀芯将阀体隔成阀体前腔和阀体后腔,左行程缸和右行程缸内各设有一弹性薄膜,左行程缸内的弹性薄膜将左行程缸隔成左上行腔和左下行腔,右行程缸内的弹性薄膜将右行程缸隔成右上行腔和右下行腔,工作油缸内设有一活塞,活塞将工作油缸隔成与右上行腔连通的右半行腔以及与左上行腔连通的左半行腔,活塞与阀芯联动,右上行腔、左上行腔以及工作油缸内都充满工作介质,右行程缸弹性薄膜的受力面积大于左行程缸弹性薄膜的受力面积,所述集练操控手柄包括有集练手柄本体和集练手柄套,集练手柄套设有与集练手柄本体相适配的通孔,集练手柄本体可转动地设在集练手柄套通孔内,通孔侧壁上设有多个与集练手柄套通孔连通的连接孔,两个连接孔为一组,所述通孔侧壁上设有四组连接孔,第一组连接孔中的一个连接孔与左下行腔连通,另一连接孔与阀体前腔连通,第二组连接孔中的的一个连接孔与左下行腔连通,另一连接孔与阀体后腔连通,第三组连接孔中的的一个连接孔与右下行腔连通,另一连接孔与阀体后腔连通,第四组连接孔中的一个连接孔与右下行腔连通,另一连接孔与阀体前腔连通,集练手柄本体上设有两条凹槽,集练手柄本体在通孔内的一个旋转位置处,两条凹槽分别连通第一组连接孔的两个连接孔和第三组连接孔的两个连接孔,集练手柄本体在通孔内的另一个旋转位置处,两条凹槽分别连通第二组连接孔的两个连接孔和第四组连接孔的两个连接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有左行程缸、右行程缸、工作油缸,阀门开启时,先转动集练手柄本体,将第一组和第三组连接孔连通,第二组和第四组连接孔关闭。阀体前腔处于高压状态的输送介质经第一组连接孔进入左下行腔,推动左行程缸内的弹性薄膜发生形变,进而将左上行腔内的工作介质推到工作油缸的左半行腔内,使活塞向工作油缸的右半行腔一侧移动带动阀芯活动开启阀门,右半行腔内的工作介质进入右上行腔使右行程缸内的弹性薄膜发生形变,右下行腔内的输送介质经第三组连接孔排放入阀体后腔。阀门关闭时,阀体前腔和阀体后腔内的输送介质的压力平衡,此时,转动集练手柄本体,将第二组和第四组连接孔连通,第一组和第三组连接孔关闭。由于右行程缸内的弹性薄膜的受力面积大于左行程缸弹性薄膜受力面积,因而右行程缸弹性薄膜受到的输送介质压力大于左行程缸弹性薄膜受到的的输送介质压力,右上行腔内的工作介质进入工作油缸右半行腔内,推动活塞向工作油缸左半行腔一侧移动带动阀芯活动关闭阀门。本发明阀芯的开启和关闭动力来自于输送介质的压力,相比现有采用外部能源开启的手动阀门、气动阀门、电动阀门和液动阀门,其节省能源,无需建设气动阀门、电动阀门和液动阀门等阀门所需的配套设施,节省开支费用,而且其适用范围更广泛,适合一些没有各式能源的长输送管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2是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集练手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方向示意图;
图5是集练手柄套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方向示意图;
图7是工作油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忠贤,未经季忠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