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磁极的壳体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3158.8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平;程恳;吴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普天单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H01F7/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磁极 壳体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磁极的壳体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极在其本体上设有安装孔,安装时,将磁极放入到定子壳内并使安装孔与定子壳上的通孔对齐,再通过螺钉将磁极固定在定子壳上。这样虽然能将磁极固定在定子壳上,但是由于在安装前要将安装孔与定子壳上的通孔对齐才能通过螺钉将磁极固定在定子壳上,而且螺钉一定要与安装孔相匹配才行,这样要对螺钉和磁极分别加工,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对安装孔和螺钉之间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还有种方法就是将磁极通过点焊焊接在定子壳上,这样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磁极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加工工艺简单的磁极带有磁极的壳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实施的带有磁极的壳体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磁极的壳体,磁极固定在筒状的壳体内,所述的磁极包括呈片状的本体和连接在本体上呈柱状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件内端固连在本体上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外端贯穿壳体且与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
在上述的带有磁极的壳体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壳体上的呈漏斗状的通孔和设置在安装件外端上的阻挡块,所述的阻挡块尺寸大于通孔内径。这样本体就被定位在壳体上而不会从壳体上脱落出来。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带有磁极的壳体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壳体上的呈台阶状的通孔和设置在安装件外端上的阻挡块,所述的阻挡块尺寸大于通孔内径。
在上述的带有磁极的壳体中,所述的本体的底面边缘设有台阶。台阶可以防止缠绕在本体侧壁上的线圈从本体上脱落下来。
在上述的带有磁极的壳体中,所述的本体上具有圆弧面,上述的安装件内端固连在圆弧面上。本体通过圆弧面能和壳体内壁紧密接触,使两者之间不会出现空隙。
在上述的带有磁极的壳体中,所述的安装件为圆柱体。
在上述的带有磁极的壳体中,所述的安装件为棱柱体。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磁极的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壳体的制备:加工出一个呈筒状的壳体,在壳体上开设若干个径向延伸且均匀分布的通孔,各通孔外端的孔径大于内端的孔径;
b、磁极的制备:加工出若干个由片状的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一侧的安装件构成的磁极,本体与安装件为一体式结构,且安装件的长度大于通孔的长度;
c、壳体和磁极的连接:将磁极的安装件插入通孔内且磁极和壳体内壁之间留有用于放入线圈的间隙,将露出于通孔外端的安装件端部进行挤压并使其形成与通孔形状相适应的阻挡块。将磁极的安装件插入到通孔内后固定住,再通过挤压机挤压安装件端部即可。
在上述的带有磁极的壳体的生产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的通孔的数量为4个。
在上述的带有磁极的壳体的生产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中的磁极的数量为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带有磁极的壳体将磁极中的本体和安装件设计成一体式结构,这样就可以将磁极直接安装到壳体上,再通过挤压安装件使其变形并固定在壳体上,而无需通过点焊,从而减少了焊接,而且在加工生产磁极时更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带有磁极的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本带有磁极的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带有磁极的壳体中磁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磁极;11、本体;11a、圆弧面;11b、底面;11c、台阶;12、安装件;12a、阻挡块;2、壳体;21、通孔;3、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带有磁极的壳体中的磁极1安装固定在壳体2内,其中磁极1包括呈片状的本体11和连接在本体11上呈柱状的安装件12,在本体11上具有圆弧面11a,安装件12内端固连在圆弧面11a上且与本体11连为一体。在本实施中,安装件12呈圆柱状,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安装件12改为棱柱状、椭圆柱状等其他不同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普天单向器有限公司,未经玉环普天单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组分纳米物料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抽空热油泵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