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抗菌、消臭纺织制品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3198.2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华;林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152 | 分类号: | D06M13/152;D06M13/2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抗菌 纺织 制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抗菌、消臭纺织制品的制备方法,更具体说,涉及通过将茶多酚和金属离子形成的有机/无机抗菌消臭剂附着到纤维上而具有抗菌、消臭性能的纺织制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纺织材料抗菌、消臭加工的研究报道很多,所用的抗菌、消臭剂大多为有机类抗菌剂如季铵盐类、胍类、脂肪酸类和金属化合物等,其中多数有毒,不环保;有些抗菌剂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纤维;有的抗菌剂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有的抗菌、消臭剂抗菌、消臭效果欠佳,耐久性、耐洗性差。本发明涉及采用天然抗菌、消臭材料——茶多酚与金属离子制备具有高效、耐洗性的抗菌、消臭纺织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抗菌、消臭纺织制品具有生态、环保特点,同时具有高效、耐洗特点;其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型抗菌、消臭纺织制品的制备方法。
环保型抗菌、消臭纺织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5%的茶多酚溶液中浸渍处理30~90min,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重量与茶多酚溶液重量比为1∶10~50,浸渍温度为40~60℃;
2)加入茶多酚等摩尔的金属离子溶液,再将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浸渍处理60min,水洗,烘干或晾干。
所述的茶多酚为绿茶提取物,茶多酚总量大于50%。茶多酚总量优选大于70%。金属离子为二价铜离子、二价锌离子、三价铝离子或一价银离子。金属离子优选为二价铜离子或二价锌离子。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重量与茶多酚溶液重量比优选为1∶10~30,茶多酚溶液浓度中优选为0.2%~0.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抗菌、消臭纺织制品具有环保性。本发明制备抗菌、消臭纺织制品所选抗菌、消臭材料为天然抗菌、消臭材料——茶多酚;
2)抗菌、消臭纺织制品具有高效和耐洗性。本发明通过制备技术方案使在纤维上生成或沉积更具功效的、耐洗性的抗菌、消臭材料——茶多酚金属离子络合物;
3)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特点;
4)适用纤维范围广,适用于棉、麻、毛、粘胶、涤纶、锦纶和丙纶等多种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合成纤维。
附图说明
附图是织物消臭性能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反应瓶1、臭气分子2、试验织物3、气体检测管4、气体吸收器5。
具体实施方式
茶多酚是绿茶提取物,是一种天然抗菌、消臭材料。在本发明抗菌、消臭纺织制品制备方法技术方案第一步浸渍处理过程中,由于茶多酚具有一定分子量,与纤维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纤维吸附茶多酚,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在纤维上的吸附量逐渐增多,处理纺织制品的抗菌、消臭效果增强。制备技术方案第二步在茶多酚浸渍液中加入金属离子,纤维吸附金属离子。在纤维上,吸附的金属离子与纤维上的茶多酚发生络合反应,生产茶多酚金属离子络合物,茶多酚金属离子络合物具有比茶多酚更强的抗菌、消臭性能,因此处理纺织制品具有优良的抗菌、消臭性能,同时茶多酚金属离子络合物具有比茶多酚具有更低的溶解度,处理纺织制品具有更好的耐洗性。另外,未吸附在纤维而留在溶液中的茶多酚,在溶液中遇到金属离子,同样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的茶多酚金属离子络合物。由于茶多酚金属离子络合物比茶多酚溶解度低,促使茶多酚金属离子络合物向纤维上沉积。上述原因导致本发明制备的抗菌、消臭纺织制品更具有高效的抗菌、消臭性能和耐洗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8:
实例1-8按如下加工步骤进行,处理条件及处理后纺织制品的抗菌、消臭性能见表1。
1)将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5%的茶多酚溶液中浸渍处理30~90min,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重量与茶多酚溶液重量比为1∶10~50,浸渍温度为40~60℃;
2)加入茶多酚等摩尔的金属离子溶液,再将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浸渍处理60min,水洗,烘干或晾干。
表1实施例处理条件及对应处理结果
注:例3中二价金属离子为锌离子,例1、2、4、3、4、5和6中二价金属离子为铜离子。
从表1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试样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消臭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附测试方法:
1.消臭性能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