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轨式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3461.8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路平;章晟;潘黄锋;林万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万炯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F21V21/35;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1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led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滑轨式LED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发光元件高亮度化,及其具有的发光效率高、体积小特点,LED发光元件作为照明灯具的发光源被逐渐的广泛应用到不同的照明灯具中,LED灯也作为一种新式照明灯具出现在照明领域。
美国6851837号专利揭示了一种滑轨式LED灯,该灯包括滑轨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滑轨上的模块。该滑轨上设置有两条用以作为电源导通的金属导线。于模块上开设有一水平孔,该孔用以容纳该滑轨,模块两侧各设置有以LED发光元件,模块上设置有用以电连接该LED发光单元的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设置于模块的前侧面且连接至水平孔内,当滑轨插设于水平孔内,软性电路板与滑轨上的金属导线成电连通。当该模块在滑轨上随机滑动时,该软性电路板不能实现长久的与滑轨的稳定的电接触,会使得模块在滑动中,LED发光元件亮暗间歇变化,甚至出现LED发光元件时亮时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紧凑、电接触性好、组装简单快捷的滑轨式LED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滑轨式LED灯,包括有滑轨,其中:滑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LED灯,滑轨包括有承载板、设置于承载板凹槽上的电极板、套设于承载板左端的左限位块、套设于承载板右端的右限位块、设置于右限位块与承载板之间的插座、及用以锁紧固定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于承载板两端的紧固件;插座与电极板电连接,承载板具有滑动面;承载板两侧倾斜各自构成一斜滑动面;滑动面凹槽为一条形滑动槽,滑动槽两侧壁顶部向内各自凸伸出一条形卡条;电极板为一印刷电路板上构成两条并行的条形导电芯,该电极板插设于滑动槽内,并且两个卡条扣合于电极板的上端面两侧;LED灯设有的滑动台向内开设构成插接的卡扣槽;LED灯经该卡扣槽套设于承载板上而与滑轨滑动连接,且在LED灯与承载板之间设置一使得LED灯能定位于承载板的随机位置的预紧件。
具体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承载板的滑动面向下开设有贯穿承载板的两个锁紧固定孔及至少一个固定孔;紧固件由下向上穿过锁紧固定孔,紧固件前端锁紧固定于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内,从而将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固定于承载板的两端。
上述的左限位块包括一左限位板及由左限位板下端面两侧向内构成的两个对称的左限位卡块;左限位板的第一下端面向下横向间隔构成两左肋条;左限位板及两左限位卡块构成一左限位槽;该左限位槽与承载板横截面配合,且该左限位块套设于承载板的左端;于左限位板的第一下端面中部向上开设一固定槽,当紧固件穿过位于承载板左侧的锁紧固定孔,该紧固件顶部固设于下第一端面的固定槽内,左限位块与承载板锁紧固定成一体,并且两左肋条向下抵压电极板,将电极板进一步牢固地锁紧固定于滑动槽内。
上述的右限位块与左限位块呈对称设置,且设置于承载板的右端;右限位块包括一右限位板及由右限位板下端面两侧向内构成的两个对称的右限位卡块;右限位板的第二下端面向下横向间隔构成两右肋条;右限位板及两右限位卡块构成一右限位槽;该右限位槽与承载板横截面配合,且该右限位块套设于承载板的右端;于右限位板的第二下端面中部向上开设一固定槽,当紧固件穿过位于承载板右侧的锁紧固定孔,该紧固件顶部固设于第二下端面的固定槽内,将右限位块与承载板锁紧固定成一体,并且两右肋条向下抵压电极板,将电极板进一步牢固地锁紧固定于滑动槽内;于两右肋条之间构成一插座槽用以容纳插座。
上述的插座电连通电极板上的条形导电芯;插座包括一底板、位于底板上的插固板及容纳于插固板内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于插固板上开设有两个端子容纳孔,导电端子位于端子容纳孔内且向下伸出插固板的下端面;插固板底部成镂空状;当插座设置于承载板与右限位块之间,底板与电极板厚度相当,设置于端子容纳孔内的导电端子向下电连接条形导电芯,右限位块套设于承载板的右端,插固板容纳于插座槽内,右肋条前部向下抵压电极板,右肋条后部向下抵压底板并牢固地将插座固定在承载板与右限位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万炯,未经林万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织袜机剪线装置
- 下一篇:室内摩托车模拟驾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