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药气浮-UASB-SBR法处理淀粉废水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3868.0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隋建青;王甫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4;C02F1/52;C02F3/30;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药 uasb sbr 处理 淀粉 废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工业生产废水的开发与利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处理马铃薯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背景技术:
我国淀粉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淀粉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植物蛋白未加利用而随生产废水排放,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此外工业废水不加处理也不能随意排放,如果另外处理则又要增加费用增加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投药气浮-UASB-SBR法处理淀粉废水,它能够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使得马铃薯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得到利用,不仅改善环境,同时也获得有用的物质,从而增加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法予以实现:
步骤一:生产废水经机械格栅截留大块飘浮物后,进入调节池均匀调节水质与水量,调节池设机械搅拌装置,通过机械搅动使原水混合均质,悬浮物随水流入气浮池;步骤二:加入无机高分子凝聚剂PAC中和絮粒上的电荷,使絮粒易于靠近凝聚成较大的絮粒,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AM,先加无机凝聚剂中和电荷,然后再加有机絮凝剂生成絮团,回收淀粉废水中的植物蛋白;步骤三:气浮池出水流入UASB厌氧反应器,采用出水回流的方法用出水碱度调节pH值,将大部分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小分子物质和甲烷,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出水流入预曝气沉淀池;步骤四:预曝沉淀池的出水自流进入SBR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步骤五:调节池、UASB、预曝沉淀池、SBR等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污泥经浓缩后进入污泥脱水间进行机械脱水,污泥浓缩池上清夜及机械压滤液回流至调节池再继续处理。本发明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使得马铃薯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得到利用,不仅改善环境,同时也获得有用的物质,从而增加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下:步骤一:生产废水经机械格栅截留大块飘浮物后,进入调节池均匀调节水质与水量,调节池设机械搅拌装置,通过机械搅动使原水混合均质,悬浮物随水流入气浮池;步骤二:加入无机高分子凝聚剂PAC中和絮粒上的电荷,使絮粒易于靠近凝聚成较大的絮粒,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AM,先加无机凝聚剂中和电荷,然后再加有机絮凝剂生成絮团,回收淀粉废水中的植物蛋白;步骤三:气浮池出水流入UASB厌氧反应器,采用出水回流的方法用出水碱度调节pH值,将大部分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小分子物质和甲烷,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出水流入预曝气沉淀池;步骤四:预曝沉淀池的出水自流进入SBR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步骤五:调节池、UASB、预曝沉淀池、SBR等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污泥经浓缩后进入污泥脱水间进行机械脱水,污泥浓缩池上清夜及机械压滤液回流至调节池再继续处理。
各步骤的产生的作用是:步骤一中通过机械搅动使原水混合均质,阻止悬浮物沉淀;步骤二中由于淀粉废水的pH值正好为蛋白质的等电点,因此淀粉废水中的蛋白具有自动凝聚的趋势,但这种凝聚方式形成的絮粒很小,同时由于絮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及水化层的影响,絮粒很不稳定,无机凝聚剂主要是依靠中和粒子的电荷凝聚成絮粒,有机絮凝剂则主要依靠吸附架桥作用使絮粒凝聚成絮团,降低废水中CODcr以及SS含量;步骤三中由于淀粉废水呈酸性,会使后续厌氧处理过程受到抑制,产甲烷菌不能承受低pH值的环境,UASB反应器运行的最佳pH值为6.8-7.2,甲烷通过三向分离器收集净化处理;步骤四中去除厌氧出水的悬浮物和H2S等有害气体,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步骤五中在调节池、UASB、预曝沉淀池、SBR等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提高污泥含固率,使污泥含水率低于95%,产生的泥饼外运。
所述的废水主要来源淀粉厂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废水(主要包括蛋白液、中间产品的洗涤水、各种设备的冲洗水等),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CODcr含量为12000mg/L,BOD5/CODcr=0.53,可生化性较好。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1000m3/d,处理后水质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隋建青;王甫,未经隋建青;王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