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陶瓷棚格雾化沉积CO2(SO2)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4423.4 | 申请日: | 200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涛;徐永新;徐千慧;徐婧;曹卫东;徐实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涛;徐实谦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53/78;B01D53/62;B01D53/82;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陶瓷 雾化 沉积 co sub so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所有在燃煤或燃烧及化学反应过程能生成有害的温室气体(CO2、 SO2……等)排入大气,对大气造成污染,通过这套净化装置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和烟 尘颗粒粉尘的排放。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和着手解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防止地球气候的变 化,07年温室气体的含量已达到430ppm,近40年来我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248万 平方公里,93-96年海平面每年上升3.3mm,特别是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会造 成海洋缺氧,会给人类造成灾害,各国虽采取很多措施,诸如先后发明旋风式、脉 冲式、静电式、布袋式除尘设备等,但只能减少颗粒物烟尘污染物的排放,而对 CO2(SO2)气的排放,尚无有效的减排措施,所发明的这套净化装置可解决上述 难题,而且装置结构简单,技术易掌握,造价低,加工周期短,易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套装置,它即能除尘净化烟尘颗粒(粉尘)又有减 少温室气体CO2、SO2气排放的功能,本发明装置由热能交换(散热)器(1),多 孔陶瓷烟尘颗粒(粉尘)净化器(2)栅格雾化沉积净化器(3),多孔碳石棉毡吸 附器(4)及引风机(5)组成(见图1、4、6、7、10、12、13、14)。所述热能交 换(散热)器(1),包括有第一组热能交换(散热)器(见图1),第二组热能交换 (散热)器(见图六),二者内外结构、装置完全相同,它是呈方形外壳罩由钢板 焊接而成,燃煤排放的烟尘气,通过气流进口法兰1连接进气管道,与方壳罩底座 2相连,底座由脚腿3支承(坐落在地面上紧固)热能交换(散热)器方壳内共组 装有二级散热器蛇形管。一级散热蛇形管4(见图4)为立式并排组装蛇形管,而 二级散热器蛇形管5是水平叠层组装放置,散热器方壳中间是靠法兰6定位、紧固 连接,其顶端有通风管法兰7,并与第二组热能交换(散热)器顶端的对称的通风 管道法兰8连接。第二组热能交换(散热)器结构与第一组热能交换(散热)器结 构相同(见图6);此外在热能交换(散热)器方壳罩上均设有循环冷却水入水口9 和冷却水出水口10,并接通外水源(泵)。经出口流出的水可利用(洗浴等)。经过 二次热交换被冷却的气流经出气口法兰11再进入多孔陶瓷烟尘颗粒净化器(2), 它的外形结构为锅筒形,是由钢板卷成筒形焊接而成(见图7),它平卧于地面上, 有四个脚腿及支承锅筒,气流先通过入口法兰13(与热交换器出气口法兰11连接), 多乳陶瓷净化器内设置有一层高硅氧纤维编织网(立放并与气流流向垂直)14,二 层异形多孔陶瓷片15、16,编织网14是用高硅氧纤维编织而成,网孔有一定尺寸 呈片状,可从多孔陶瓷净化器一侧插入或拉出(见图8),进行替换使用,之后是通 过二层异形多孔陶瓷片15、16,之间有一定间隔(也是立放与气流流向相垂直), 可以从多孔陶瓷净化器(2)一侧插入或拉出(见图8示意),锅筒分段连接就是用 锅筒筒耳17(每层有10个)并用螺栓坚固连接加上套盖18密封,第一层异形多孔 陶瓷片15孔较大,第二层异形多孔陶瓷片16孔较小,出口端法兰19与双层栅格雾 化沉积净化器(3)入口法兰20连接,双层栅格雾化沉积净化器(3)也为锅筒形, 立座在地面上,由三个脚腿21支承,净化器内分三室,第一室内设有三个同圆周 上,均布的雾化喷头22,锅筒外连通三个高频振动雾化发生器23,电动搅拌叶片 25由小电动机26驱动;第二、三室分别设置双层栅格雾化沉积网24、27、28,水 平放置(与气流方向垂直),可以插入、拉出(替换)见图11每组栅格网是由二个 片状编织网(网孔间交错组合)紧固在一起,而单片编织网也是用玻璃纤维或高硅 氧纤维编织而成。栅格雾化沉积器(3)顶端有通风管法兰29与多孔碳石棉毡吸附 室(4)立式方壳顶端进气管法兰30连接,由三个脚腿31支承,坐立地面。吸附 室(4)内设置(均为长条立放)多孔碳石棉毡长带32,长带有一定间隔,上下平 行放置(图13)出气口法兰33与引风机(5)排风入口34相连接(见图14),最后将 净化处理后的气体经排风口40排入大气。
本发明系统操作非常简便,并可用计算机控制各净化器工作过程,在管路上设 多个检测点,监控温度、气体(成分)含量、颗粒大小及含量等。结构简单,易加 工制造,技术成熟,可靠,稳定,在国内、外可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涛;徐实谦,未经徐永涛;徐实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乙二醇修饰的奈米非肽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省电功能的LED灯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