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4458.8 | 申请日: | 200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文;张艳红;杨巍;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8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制件 联接 | ||
1.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它由套管(2)、胶粘剂层(3)和楔形缓冲护片(4)组成,所述套管(2)由制成一体的小直径部分和大直径部分组成,所述套管(2)的小直径部分的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的大直径部分沿轴线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由外向里依次开有护片安装孔(2-2)、至少两级锥形孔(2-1)和定位孔(2-3),每一级锥形孔(2-1)的大直径端朝向套管(2)的小直径部分,护片安装孔(2-2)为锥形孔,护片安装孔(2-2)的小直径端朝向套管(2)的小直径部分,所述胶粘剂层(3)贴合在每一级锥形孔(2-1)壁上,所述楔形缓冲护片(4)安装在套管(2)的护片安装孔(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上开设的锥形孔(2-1)的级数为2~100,且相邻的两级锥形孔(2-1)首尾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上开设的锥形孔(2-1)的级数为2~30,且相邻的两级锥形孔(2-1)首尾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由合金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缓冲护片(4)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层(3)由环氧树脂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上开设的锥形孔(2-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长方形,锥形孔(2-1)的级数为60,且相邻的两级锥形孔(2-1)首尾相连,套管(2)的型腔长度(L)为410mm,每级锥形孔(2-1)的长度(k)为6mm,护片安装孔(2-2)的长度(j)为35mm,定位孔(2-3)的长度(f)为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上开设的锥形孔(2-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锥形孔(2-1)的级数为6,且相邻的两级锥形孔(2-1)首尾相连,套管(2)的型腔长度(L)为350mm,每级锥形孔(2-1)的长度(k)为50mm,护片安装孔(2-2)的长度(j)为35mm,定位孔(2-3)的长度(f)为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上开设的锥形孔(2-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锥形孔(2-1)的级数为20,且相邻的两级锥形孔(2-1)首尾相连,套管(2)的型腔长度(L)为510mm,每级锥形孔(2-1)的长度(k)为23mm,护片安装孔(2-2)的长度(j)为35mm,定位孔(2-3)的长度(f)为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上开设的锥形孔(2-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正方形,锥形孔(2-1)的级数为6,且相邻的两级锥形孔(2-1)首尾相连,套管(2)的型腔长度(L)为350mm,每级锥形孔(2-1)的长度(k)为50mm,护片安装孔(2-2)的长度(j)为35mm,定位孔(2-3)的长度(f)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4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