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DRAM的大容量FIFO突发缓存器及数据存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4901.1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广辉;李宝;王刚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7/10 | 分类号: | G11C7/10;G06F5/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dram 容量 fifo 突发 缓存 数据 存储 方法 | ||
1. 基于SDRAM的大容量FIFO突发缓存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主控制器(1)、SDRAM控制器(2)、输入缓存器(3)和输出缓存器(4)组成;输入缓存器(3)的数据输入端为外部数据输入端,输入缓存器(3)的读控制端连接主控制器(1)的输入缓存器控制端,输入缓存器(3)的SDRAM存储器数据输出端连接SDRAM控制器(2)的数据输入端;输入缓存器(3)的数据直接输出端连接输出缓存器(4)的数据直接输入端;输出缓存器(4)的写控制端连接主控制器(1)的输出缓存器控制端,输出缓存器(4)的SDRAM存储器数据输入端连接SDRAM控制器(2)的数据输出端,输出缓存器(4)的数据输出端为外部数据输出端;主控制器(1)的SDRAM读写控制端连接SDRAM控制器(2)的读写控制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RAM的大容量FIFO突发缓存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缓存器(3)和输出缓存器(4)是两个小容量的FIFO存储器。
3. 基于SDRAM的大容量FIFO突发缓存器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控制器(1)的工作过程为:
在空闲状态s_idle中,若满足输入缓存器(3)中的数据量大于等于M,且SDRAM存储器非满时;则进入写状态sd_w;否则,进入s_idle1状态;
在s_idle1状态中,若满足输出缓存器(4)中数据量大于等于M;则进入空闲状态s_idle;否则,进一步判断SDRAM存储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进入输入/输出状态s_io;若为非空,则进入读状态sd_r;
在输入/输出状态s_io中,若满足输入缓存器(3)中有数据,且输出缓存器(4)中的数据量小于M,则将输入缓存器(3)中的数据直接写入输出缓存器(4)中,并重复所述写操作,直到输入缓存器(3)中无数据,或者输出缓存器(4)中的数据量大于等于M为止,返回s_idle状态;
在读状态sd_r中,向SDRAM控制器(2)发一个读请求,若收到SDRAM控制器(2)的一个有效指令,则从SDRAM存储器中读数据,然后将输出缓存器(4)的写使能置为有效,进入sd_r1状态;否则,将继续等待有效指令;
在sd_r1状态中,从SDRAM存储器中读取一页的数据后返回空闲状态s_idle;
在写状态sd_w中,向SDRAM控制器(2)发一个写请求,若收到SDRAM控制器(2)的一个有效指令,则向SDRAM存储器中写数据,然后将输入缓存器(3)的读使能置为有效,进入sd_w1状态,否则将继续等待有效指令;
在sd_w1状态中,向SDRAM存储器中写入一页的数据后返回空闲状态s_idle;
SDRAM控制器(2)的工作过程为:
在SDRAM控制器(2)的空闲状态下,若接收到主控制器(1)发送的读请求,并且SDRAM存储器非空时,则进入SDRAM控制器(2)的整页突发读数据状态,读完一整页数据后跳回空闲状态;
在SDRAM控制器(2)的空闲状态下,若接收到主控制器(1)发送的写请求,并且SDRAM存储器未满时,则进入SDRAM控制器(2)的整页突发写数据状态,写完一整页数据后跳回空闲状态;
在SDRAM控制器(2)的空闲状态下,若既没有写请求也没有读请求,则进入SDRAM控制器(2)的自刷新状态进行刷新操作,完成之后跳回SDRAM控制器(2)的空闲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DRAM的大容量FIFO突发缓存器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SDRAM控制器(2)的读/写状态中的读/写操作采用SDRAM存储器的突发传输。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DRAM的大容量FIFO突发缓存器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SDRAM控制器(2)的自刷新状态是采用间隔相同的时间或非相同的时间在64ms内刷新4096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9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