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净化废水的铁碳管构件及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和应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5867.X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龙;陈兆勇;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碧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9/14;C02F1/72;C02F1/70;C02F3/12;C02F3/3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粤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废水 铁碳管 构件 一体化 磁电 氧化 生物 滤池 应用 系统 | ||
1、一种可净化废水的铁碳管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壁开有多个小孔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置于一外套管内腔内,其外壁包覆有电极材料层,内腔与进水口连通,中心位置装有与电源外接的阳极管,所述外套管上、下端密封,其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排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净化废水的铁碳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为铁碳混合物,其由交错叠加的铁块和活性碳块构成,所述铁块和活性碳块之间隔有承托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净化废水的铁碳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pH值为1~3.5的条件下,采用的铁:碳质量比为为1~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净化废水的铁碳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由金属材料或石墨制成,长度与中心管一致,其电源电压为3~30V,电流为5~300mA。
5、一种含有铁碳管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包括箱体、箱体支架、污泥排放口和总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箱体内还设有铁碳管支撑架,所述铁碳管支撑架上设有总进水管、布水支管、铁碳管出水总管及至少一铁碳管构件,其中所述铁碳管出水总管与各铁碳管出水口连接,布水支管与铁碳管构件连接以成行排列的形式安装在铁碳管支撑架上并与总进水管连通;各铁碳管构件之间设置的曝气盘及过滤式生物填料;所述铁碳管构件包括一筒壁开有多个小孔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置于一外套管内腔内,其外壁包覆有电极材料层,内腔与布水支管连通,中心位置装有与电源外接的阳极管,所述外套管上、下端密封,其上分别开设有铁碳管出水口和铁碳管排污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铁碳管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由金属材料或石墨制成,长度与中心管一致,其电源电压为3~30V,电流为5~300m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铁碳管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管管路上,设有磁化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铁碳管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管管路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加入活性碳或/和双氧水之加药口及空气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铁碳管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管管路上设有PH控制仪及加碱液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含有铁碳管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为铁碳混合物,其由交错叠加的铁块和活性碳块构成,所述铁块和活性碳块之间隔有承托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有铁碳管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pH值为1~3.5的条件下,采用的铁:碳质量比为为1~30∶1。
12、一种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应用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污泥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废水收集池和污泥池之间,还包括一含有铁碳管构件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所述滤池进水口连通收集池出水口,出水口接离子交换池,底部接污泥池;所述铁碳管构件包括一筒壁含有多个小孔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置于一密封的外套管内腔内,其外表包覆有电极材料层,中心管内腔与布水管进水口连通,中心位置装有阳极管,所述外套管上、下端密封,其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排污口;在各铁碳管构件之间,还设有曝气盘及过滤过生物填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进水管路上还依序设有初沉池、升流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所述初沉池内加有Ca(OH)2。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体化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电氧化生物滤池出水管路上还依序设有超滤器及反渗透系统,其反渗透系统出水接清水池,浓缩废水回流至收集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碧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碧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8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 下一篇:乘员腿部约束装置及保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