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手把立管折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6244.4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义勇 |
主分类号: | B62K21/18 | 分类号: | B62K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20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手把 折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手把立管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手把立管折叠装置,也称把立铰链折叠装置,一般包括盒状上铰链、盒状下铰链、铰链轴、轴销及偏心锁紧的快拆活动手柄等,上、下盒状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而将两者铰接在一起,铰链轴上套有具偏心轮结构的快拆活动手柄,该轴销包括与快拆活动手柄连接一体的轴体,及连接于该轴体末端的扣持体,且上、下铰链非铰接端对应轴销的扣持体位置设有扣持槽,通过偏心快拆活动手柄的转动使扣持体与扣持槽扣持或脱离,从而使上、下铰链达到锁紧或打开,同时这种折叠把立装置需要下铰链本身自带专用螺杆拉紧结构插于前叉竖管内锁紧。
虽然以上结构装置可以实现把立的折叠,但上、下铰链盒和自带专用螺杆拉紧结构所用材料多,使折叠装置的本身重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铰链使用材料少,无专用螺杆拉紧结构锁紧于前叉的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的自行车手把立管折叠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手把立管折叠装置,包括折叠把立管、前叉、头管组件,所述前叉和折叠把立管依靠头管组件连接在一起,实现折叠把立的折叠。
所述折叠把立管包括管状上铰链、折叠轨道片、快拆活动手柄,所述管状上铰链与所述折叠轨道片通过所述快拆活动手柄螺杆为铰链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管状上铰链包括把立竖管和下固定束,所述下固定束环套于把立竖管的下端,所述折叠轨道片有带两长孔的折叠槽和带圆孔的圆孔固定片两部分构成,所述快拆活动手柄穿过所述折叠轨道片的折叠槽,并在所述折叠槽中可以上下移动,使折叠把立和前叉铰链在一起;
所述快拆活动手柄包括L型安全挂钩,L型安全挂钩套于快拆活动手柄的螺杆上,在锁紧使用时钩住折叠轨道片的折叠槽下端,以防止在快拆活动手柄意外松脱时可以钩住折叠轨道片而不会造成管状上铰链意外抽出,保证安全使用。
所述前叉包括前叉竖管,增设管状下铰链,管状下铰链的一端插入前叉竖管内,并与前叉竖管开槽焊接在一起;
所述头管组件包括头管、车头碗一、车头碗二,车头碗二锁紧于前叉竖管上,折叠轨道片上的圆孔固定片放于车头碗二之上,然后被车头碗一锁紧固定于前叉竖管上,管状下铰链露出车头碗一之上;
使用时,首先把L形安全挂钩钩于折叠轨道片的折叠槽下端,扣紧快拆活动手柄,管状上铰链下端便通过下固定束被快拆活动手柄锁紧于管状下铰链上;折叠时,松开快拆活动手柄,管状上铰链下端的下固定束被松开,从折叠轨道片的折叠槽下端移开L形安全挂钩,管状上铰链下端向上抽出管状下铰链,这时,快拆活动手柄沿着折叠轨道片的折叠槽向上移动,直到长槽的顶端,然后管状上铰链以快拆活动手柄为铰链轴旋转向下折叠放置,实现自行车手把立管的折叠。该自行车手把立管折叠结构设计紧凑,重量轻,同时,外观无明显凸出而更加美观。
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去除原有的盒状上、下铰链,直接用上、下管做上、下铰链,减少材料的使用,使重量减轻;另增设折叠轨道片,来连接上、下管状铰链,使快拆活动手柄同时实现锁紧于前叉和手把立管折叠铰链轴的双重作用,使折叠把立重量更轻,外形更加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自行车手把立管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手把立管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手把立管折叠装置的爆炸分解图;
图4是图3中前叉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折叠轨道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折叠轨道片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把立装置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8是图7折叠把立装置折叠后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手把立管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折叠轨道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立管折叠装置包括折叠把立管1、前叉3、头管组件2,所述前叉3和折叠把立管1依靠头管组件2连接在一起,实现折叠把立管的折叠,而在现有技术中,头管组件2与现有手把折叠立管装置不直接关联。现有手把把立折叠装置4,具有不依靠头管组件2的专用螺杆拉紧结构41即可锁紧于前叉3上。
请参阅实施例1中的图2至图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义勇,未经张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6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双侧翻拍门
- 下一篇:拆卸式管涌快速抢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