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6772.X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6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付伟琦;刘亮;姜开利;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屏 | ||
1.一种液晶显示屏,其包括:
一第一基体;
一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相对设置;
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之间;
一第一配向层,该第一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的靠近液晶层的表面,且第一配向层靠近液晶层的表面包括多个平行的第一沟槽;及
一第二配向层,该第二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的靠近液晶层的表面,且第二配向层靠近液晶层的表面包括多个平行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二配向层的第二沟槽延伸方向与第一配向层的第一沟槽延伸方向垂直;
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中至少一个配向层包括一碳纳米管层和一固定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平行且紧密排列的碳纳米管长线,所述固定层设置于所述碳纳米管层靠近液晶层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长线的直径为1纳米~100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长线包括由多个首尾相连的碳纳米管束组成的束状结构或绞线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尾相连的碳纳米管束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每一碳纳米管束包括多个首尾相连且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长线之间具有多个平行且均匀分布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具有与碳纳米管层中的间隙相对应的沟槽,且该沟槽组成第一配向层的第一沟槽或第二配向层的第二沟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的材料为氢化的类金刚石的氢化物、氮化硅、不定型硅的氢化物、碳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铈、氧化锡、钛酸锌或钛酸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的材料为聚乙烯醇、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的厚度为20纳米~2微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包括一碳纳米管层和一固定层,所述第二配向层包括一碳纳米管层和一固定层,且第一配向层中的碳纳米管长线的伸展方向与第二配向层中的碳纳米管长线的伸展方向垂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长线之间具有多个平行且均匀分布的间隙,所述固定层具有与碳纳米管层中的间隙相对应的沟槽,且该沟槽分别组成第一配向层的第一沟槽和第二配向层的第二沟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层或第二配向层的厚度为1微米~50微米。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材料为柔性或硬性的透明材料,所述柔性透明材料为三乙酸纤维素,所述硬性透明材料为玻璃、石英、金刚石或塑料。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屏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偏振片,该偏振片设置于第一基体或/和第二基体远离液晶层的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屏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引出电极与该碳纳米管层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67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