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报文封装方法、相应的通信系统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6808.4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2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元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W2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报文 封装 方法 相应 通信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报文的封装方法、相应的通信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IP(Mobile IP,MIP)是由IETF制定的支持通信节点移动的网络层解决方案,有MIPv4与MIPv6两种版本。移动IP通过建立地址映射,采用特殊的路由机制,保证单个节点在移动过程中其原有的IP通信连接不被中断,实现永远在线。
移动IP为节点定义两种IP地址:家乡地址和转交地址。家乡地址(HoA)用于惟一标识这个节点,相当于简单IP中节点的IP地址,移动节点通过家乡地址与Internet上其他节点进行通信;转交地址(CoA)是移动节点在外地接入网络获得的临时IP地址,移动节点实际上通过转交地址实现Internet接入和数据路由。移动IP在家乡地址和转交地址基础上,引入家乡代理(HomeAgent,HA)这一新的移动管理实体,负责维护家乡地址和转交地址之间映射关系,从而保证移动节点在外地移动时IP通信的连续性。
移动IP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移动节点在外地网络获得转交地址后,向家乡代理注册绑定家乡地址和转交地址,然后在家乡代理和移动节点转交地址之间建立一个路由隧道。因为移动节点以家乡地址作为其惟一标识,通信对端的数据报文在默认情况下首先会正常路由到移动节点的家乡网络,由节点的家乡代理负责接收,家乡代理再根据建立的地址映射关系把报文通过隧道路由到节点的转交地址,实现从通信对端到移动节点的报文接收。而对于移动节点在外地网络发起的通信,其在外地链路以家乡地址作为源地址发送报文,然后该移动节点或者通过外地代理进行隧道封装后发送报文给家乡代理,或者以隧道方式将报文直接路由到家乡代理,再由家乡代理转发给通信对端。虽然移动节点具体的接入地址(转交地址)随着节点的移动会发生变化,但因为家乡地址的惟一性和家乡代理的中转,移动节点IP通信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NEMO(Network Mobility,网络移动性)是对MIP网络的扩展,最初是基于MIPv6的。NEMO网络引入了移动路由器(Mobile Router,MR)这一新的网络实体,目的是通过MR为网络里的所有节点提供移动性支持,实现整个网络的透明移动。相比于最初的移动IP协议为单个节点提供移动支持,NEMO为一个或多个子网提供移动支持。
MR作为一个特殊的移动节点,在实现移动MIP所有功能的基础上,还向家乡代理注册其维护网络的前缀信息MNP(Mobile Network Prefix,移动网络前缀)。MR的家乡代理接收MR的网络注册后,在家乡网络维护移动网络前缀的可达性,负责将目的地址为MNP的数据报文以隧道封装方式传递给MR;另一方面,MR将其网络内节点的所有报文以隧道封装方式传递给家乡代理,经家乡代理正常路由到各通信对端节点。
目前IETF对于基于MIPv4及NEMO技术的NEMOv4协议正进行研究。其中一个方案是基于RFC3963的协议架构,将其映射于MIPv4的体系之中,简单地说,MR和HA分别对上行和下行属于该MR下的网络中的节点的相关数据报文进行两层封装,最外层是利用MR的CoA和HA的地址进行封装,里面一层是利用MR的HoA和HA的地址进行封装。如下所示:
表1:NEMOv4中,MR对上行报文的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6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