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顶盒待机、唤醒方法和机顶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091.5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叶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455;H04N5/50;H04N5/63;H04N5/00;H04N7/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顶盒 待机 唤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费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顶盒待机、唤醒方法和机顶盒。
背景技术
一方面随着数字卫星电视、数字地面电视和数字有线电视的发展,形成了对机顶盒的巨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能源的日渐紧张,全球节能呼声的日渐高涨,各国都开始重视节能问题。如何实现机顶盒的省电,待机时的低功耗,是目前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现有技术一实现机顶盒待机的技术方案是机顶盒的电源模块直接对各用电模块供电,待机时所有模块仍处于供电状态,仅仅是禁止视频输出。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一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机顶盒处于待机状态时消耗的功率基本上与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消耗相当。由于数以亿计的机顶盒长期处于假待机状态,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浪废。
现有技术二主要是机预盒处于待机状态时,关断除红外接收头和CPU单元以外的所有模块。这样待机时就只有红外接收头和CPU消耗功率。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二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机顶盒待机后,在系统唤醒时需要重新载入软件系统和机顶盒的各模块参数设置,需要较长的重新启动时间,因此唤醒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顶盒待机、唤醒方法和机顶盒,使得机顶盒既可以在待机时保持较低的功率功耗,又能较快速地唤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机顶盒,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多媒体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多媒体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多媒体信号和所述机顶盒系统运行所需的程序;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处理过的多媒体信号;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协调其他各个单元的正常工作;
待机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待机信号后,关闭输出单元的电源;关闭信号处理单元的电源;关闭输入单元的电源;指令存储单元转入低功耗状态;指令中央处理单元转入低功耗状态;或
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指令中央处理单元从低功耗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指令存储单元从低功耗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开启输出单元的电源;开启信号处理单元的电源;开启输入单元的电源。
一种机顶盒待机方法,所述机顶盒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多媒体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接收到的多媒体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多媒体信号和所述机顶盒的系统软件;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多媒体信号;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协调其他各个单元的工作;
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待机信号后,
关闭输出单元的电源;
关闭信号处理单元的电源;
关闭输入单元的电源;
指令存储单元转入低功耗状态;
指令中央处理单元转入低功耗状态。
一种机顶盒唤醒方法,所述机顶盒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多媒体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接收到的多媒体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多媒体信号和所述机顶盒系统运行所需的程序;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多媒体信号;中央处理单元(CPU),用于协调其他各个单元的工作;
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唤醒信号后,
指令中央处理单元从低功耗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
指令存储单元从低功耗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
开启输出单元的电源;
开启信号处理单元的电源;
开启输入单元的电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在机顶盒待机时采用根据不同功能单元的特点确定是关断电源、还是使其进入低功耗状态,使机顶盒待机后既能快速唤醒,又能保持待机时较低的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机顶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DVB-C机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待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唤醒方法;
图7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软件实现机顶盒待机和唤醒的一种应用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在机顶盒待机时采用根据不同功能模块的特点确定是关断电源、还是使其进入低功耗状态,使机顶盒既能快速唤醒,又能保持待机时较低的功率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