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终端网络位置信息过程中CLF异常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7406.6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9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缪永生;李会;张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建军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终端 网络 位置 信息 过程 clf 异常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常的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获取终端网络位置信息过程中CLF异常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中,为了使终端能够随时随地实现NGN业务接入,并获得无缝隙的、高质量的业务服务,在传输层定义了NASS(Network Attachmentsubsystem,网络附着子系统)及SCSA(Serviee Control subsystemsand Applications,控制子系统及业务应用层)。
NASS的主要功能是动态分配因特网协议地址和其他终端配置参数、在IP地址分配程序期间或之前发生在IP层终端的认证和鉴权以及根据终端业务清单进行网络接入授权等。NASS包含众多功能实体,其中,CLF(Connectivity session Location and repositoryFunction,连接会话定位和存储功能实体)主要完成终端网络位置信息的查询功能。另外,CLF还存储分配了IP地址的终端识别符、终端QoS(Quality of service,网络服务质量)描述以及与终端私有定位信息相关的参数。
SCSA中的AF(Application Function,应用服务器)能够通过与NASS中CLF的交互,获得终端的网络位置信息。AF和CLF之间采用E2接口,该接口基于Diameter协议。
参照图1,AF从CLF获得终端网络位置信息的方式如下:AF向CLF发起UDR(User Data Request,终端网络位置信息查询请求),请求消息中主要包含NASS的IP地址、NASS终端标识以及AFI(AFIdentify,应用服务器标识)等几个参数。CLF收到UDR后,进行相应处理,之后向AF返回UDA(User Data Answer,终端网络位置信息响应),响应消息中包含终端的网络位置、接入网络类型、响应结果码等信息。
CLF在收到UDR时,若CLF临时超过负荷或者由于某种内部原因,CLF可以停止处理该请求,向AF返回UDA,响应结果指示为“忙”(Diameter协议响应码为DIAMETER_TOO_BUSY);AF收到该响应后,根据响应码稍后再进行尝试。但是,目前并未有相关异常处理方式确定AF在多长间隔时间之后再发送UDR,间隔时间太长时,影响业务流程,间隔时间太短时,CLF可能还是无法处理请求,从而,严重影响了AF和CLF之间交互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获取终端网络位置信息过程中CLF异常的处理方法,提高了AF与CLF之间交互的效率和互通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获取终端网络位置信息过程中CLF异常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CLF无法处理AF的UDR时,所述CLF获取异常处理参数;
b、所述CLF构造并向所述AF发送UDA,其中携带所述异常处理参数;
c、所述AF根据所述异常处理参数为重尝试间隔时长或有效通知时长采取相应的重尝试或等待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异常处理参数为重尝试间隔时长时,所述AF采取的相应重尝试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11、所述AF获取所述重尝试间隔时长,并等待所述重尝试间隔时长后进入步骤c12;
c12、所述AF再次向所述CLF发送UDR。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异常处理参数为有效通知时长时,所述AF采取的相应等待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21、所述AF获取所述有效通知时长并进入等待状态;
c22、所述AF在所述有效通知时长内接收到所述CLF主动发送的通知请求时,根据所述通知请求获取终端网络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c22中,所述AF在所述有效通知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CLF主动发送的通知请求时,则所述终端网络位置信息查询失败。
上述方案中,所述异常处理参数为所述CLF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或者策略获取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