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风扇及使用该离心风扇的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7415.5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白;赵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5/08;F04D17/0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风扇 使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该离心风扇对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与品味愈来愈来重视,对于科技的追求也更臻于完美,轻便新潮的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也趋向于轻薄化,精致化。
然而,追求电子装置轻薄化的同时,发热电子元件的功率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地带走系统所产生的热量,目前业界主要采用由散热鳍片组、热管及离心风扇组合的方式进行散热。该方式的热传导路径为:CPU产生的热量经热管传至散热鳍片组,再由离心风扇产生的气流将传至散热鳍片组的热量带走,所以离心风扇对系统的散热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中的离心风扇通常包括一底板以及一转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底板向上延伸形成一环绕转子的侧壁,该底板上对应转子处设有一入风口,该侧壁上设有一出风口。该离心风扇组装到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中后,通常该底板与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保有一段距离,以保证该离心风扇从入风口吸入气流,再从出风口吹出。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好地提高电子装置的散热性能,对散热装置的离心风扇进行优化设计,以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利用组装空间又可增大空气流量的离心风扇,同时亦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该离心风扇提升散热性能的的电子装置。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底板、围绕该底板的一侧壁、一转子以及一定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侧壁围设于转子的周围,该离心风扇还包括一凸部,该凸部是由所述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凸出形成,该定子设于凸部上用于驱动转子旋转。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一离心风扇,该机壳包括一上盖及与该上盖对应的下盖,该离心风扇设在上盖与下盖之间,该离心风扇包括一底板、围绕该底板的一侧壁、一转子以及一定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侧壁围设于转子的周围,该离心风扇还包括一凸部,该凸部是由所述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凸出形成,该定子设于凸部上用于驱动转子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离心风扇的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形成一凸部,可以增加离心风扇中定子的配置高度,增大对转子的旋转力,使离心风扇的转数及效率增加,从而提升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离心风扇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图2倒置时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1所示离心风扇设于一机壳内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离心风扇10其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离心风扇10适合组装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并配合一散热器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该离心风扇10包括一扇框100、设于扇框100内的一转子200及一设于扇框100内并用来驱动转子200旋转的定子300。
该扇框100包括一底板102、一凸部104以及由该底板102的周缘垂直延伸形成的一涡形的侧壁106,其中该侧壁106与底板102通过压铸或注塑的方式一体制成。该侧壁106围设于转子200的周围并将转子200圈设其内,该侧壁106上开设一出风口120。
该凸部104是由该底板102在对应转子200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200的方向凸出于底板102下方的外凸结构。该凸部104包括一支撑部1040以及三根肋条1042,该支撑部1040为凸部104的最底端。该支撑部1040呈圆形平板状,该三根肋条1042从支撑部1040的外缘斜向上向外延伸并与底板102固定连接。当然,该肋条1042的个数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可以为两根,也可为多根。每两肋条1042间形成一入风口108,以便外界的空气进入离心风扇10的空间内,该多个入风口108环绕支撑部1040的外周设置,且其整体轮廓呈圆形。该支撑部1040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一管体110用以安装转子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双向流的冲击式涡轮
- 下一篇:Sn-B电镀液以及使用该电镀液的电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