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528.5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卓圣田;陈景丰;詹凯杰;李国锋;谢朝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因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耗电少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电视、笔记本、计算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现代化信息设 备。传统液晶显示器是采用稳态(Hold Type)的驱动方式,然而当其 用于动态显示时,容易产生动态残影现象,影响其显示质量。
经分析,传统液晶显示器产生动态残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 个是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较慢从而其在指定时间内无法扭转至目标 灰阶;另一个是人眼对一定时间内的画面亮度具有积分平均的光学 反应。目前,业界通常采用过驱动(Overdrive)技术改善因液晶分子 响应速度较慢造成的动态残影,而对于人眼对一定时间内画面亮度 的积分平均所造成的动态残影,则通过插黑技术(Black Frame Insertion Technology)进行改善。
其中,插黑技术是通过将帧频率提高一倍并同时将一帧画面分 成时间相等的一第一子帧(Sub-frame)和一第二子帧,使该第一子帧 显示正常画面,第二子帧显示黑画面。由于该第二子帧显示黑画面, 不会造成视觉残留,从而采用插黑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其动态残影 仅在其中一子帧内出现,即残影时间大致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所以 其可以改善传统液晶显示器的动态残影现象。
下面举例说明插黑技术改善传统液晶显示器动态残影现象的原 理。为便于分析,我们将每一帧等分为八个时段1、2、3、4、5、6、 7、8。根据人眼对一定时间内的画面亮度具有积分平均的光学反应 的原理,人眼在某一时段实际看到的光学反应是自该时段开始后的 八个时段内被输入灰阶的平均值,即将自该时段开始后的八个时段 内的被输入灰阶加总后再除以8。假设液晶显示器(以其中的一画素 单元为例)由一静态画面转变为另一静态画面时(即进行动态显示 时),其第一帧至第四帧的目标灰阶分别为84、128、128、128。
请参阅图1,是传统液晶显示器的被输入灰阶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与人眼实际看到的光学反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对于传统 液晶显示器来说,每帧的八个时段的被输入灰阶均为本帧的目标灰 阶,则第一帧至第四帧的共32时段的被输入灰阶依序为84、84、 84、84、84、84、84、84;128、128、128、128、128、128、128、 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 128、128、128、128、128。因此,传统液晶显示器其被输入灰阶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将如图1中曲线L1所示。根据人眼在某一时段实 际看到的光学反应是自该时段开始后的八个时段内被输入灰阶的平 均值的计算原理可得,人眼在该第一帧1-8时段中所看到的光学反 应(即实际看到的灰阶)依序为84×8/8、(84×7+128×1)/8、(84×6+ 128×2)/8、(84×5+128×3)/8、(84×4+128×4)/8、(84×3+128×5)/8、 (84×2+128×6)/8、(84×1+128×7)/8;同样根据上述计算原理,也可 得到人眼在该第二帧至第四帧的其它24时段中所看到的光学反应 为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 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128、 128,即,传统液晶显示器中人眼实际看到的光学反应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如图1中曲线L2所示。其中,该传统液晶显示器在该第一帧 至第四帧中的残影时间T1为人眼看到的光学反应发生变化的时段, 大致为8个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