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7939.4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6;H01R4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照明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环保、亮度高、省电、寿命长等诸多特点,将渐渐成为主要照明光源。单个发光二极管晶粒的亮度有限,需组合多个发光二极管才能满足高亮度照明需求。业内通常是将发光二极管晶粒经过打金线、点胶等封装工艺后形成单颗发光二极管,然后再将发光二极管逐一安装于照明装置内。然,该制造方法不能一体式实现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同步封装于照明装置内,制造过程繁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制造简便且成本较低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该第一基板上形成有若干第一电极、第一内总电极及第二内总电极,该若干第一电极通过导线与第一内总电极电连接,该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一一对应电连接至该第一基板的若干第一电极上,该第二基板上形成有若干第二电极及第三内总电极,该若干第二电极与第一基板的若干第一电极一一对应,该若干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与第三内总电极电连接,该第二基板组装至第一基板上,该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与第二基板上相对应的第二电极电连接,该第一基板的第二内总电极与第二基板的第三内总电极电连接。
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形成有若干第一电极、第一内总电极及第二内总电极,该若干第一电极通过导线与第一内总电极电连接;将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结合至第一基板上,使该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一一对应结合至该若干第一电极上,将每一发光二极管晶粒与其相对应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提供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上形成有若干第二电极及第三内总电极,该若干第二电极与第一基板的若干第一电极一一对应,该若干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与第三内总电极电连接;将第二基板组装于第一基板上,使该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与第二基板上相对应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并使第一基板的第二内总电极与第二基板的第三内总电极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制造方法使得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一体式同步封装于照明装置内,无须对每一发光二极管晶粒逐一打金线、点胶等工艺,制造方法简便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基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制造方法中将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结合至第一基板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基板翻转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制造方法中第二基板组装于第一基板步骤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制造方法中形成密封框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制造方法中将透镜罩设于第一基板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1、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16、一第二基板2、密封框3及一透镜4。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基板1呈长方形板状,包括上表面18及下表面19,上表面18与下表面19相对设置,第一基板1的两端分别开设第一导电柱13及第二导电柱14,且第一导电柱13及第二导电柱14分别贯通于第一基板1的上、下表面18、19。第一基板1的上表面18形成有第一电极图案10、第一内总电极11、第二内总电极12、第一导电总线15及若干第一导电支线150,第一基板1的下表面19形成有第一外总电极191及第二外总电极192,第一内总电极11及第一外总电极191分别设于第一导电柱13的上下两端的外围,第一导电柱13将第一内总电极11与第一外总电极191电连接,第二内总电极12及第二外总电极192分别设于第二导电柱14的上下两端外围,第二导电柱14将第二内总电极12与第二外总电极192电连接。第一电极图案10包括若干第一电极101,该若干第一电极101间隔地设置于第一基板1的上表面18,且对称分布在该第一导电总线15的两侧,其中每两个第一电极101成一组并分布在该第一导电总线15的两侧,该成组的两个第一电极101通过一根第一导电支线150连接,第一导电总线15连接在各第一导电支线150的中部从而将每一第一电极101均与第一内总电极11电连接,即该若干第一电极101通过由第一导电总线15及第一导电支线150构成的导线与第一内总电极11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式行车记录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时技术咨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