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高锰钢铸件及其即时进行热处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8956.X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梁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作龙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21/14;B22D18/06;B22D29/04;C21D9/00;C2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高锰钢 铸件 及其 即时 进行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铸件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生产高锰钢铸件及其即时进行热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复模砂、消失模、法模铸造等造砂型方法,其生产高锰钢铸件并进行热处理均必须执行下列工序:1.熔化钢水;2.造砂型;3.浇注;4.开箱;5.冷却后清砂;6.割切浇冒口;7.将高锰钢铸件放置到常温;8.再将铸件有序地置于电阻炉或其它加热炉中;9.加温;10.达到所需的温度后保温;11.将保温后的高锰钢铸件快速出炉,并置于100℃以下的循环水池中进行水韧处理;冷却后吊出。该传统工艺方法虽亦能生产高锰钢铸件并对其进行热处理,但其不足之处是:工序烦锁、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加热炉内温差大。尤其是需对已经放置到常温的高锰钢铸件进行二次加热,大量耗费电能,成本高,生产周期亦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高锰钢铸件及其即时进行热处理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消失模专用可抽真空的砂箱4中,铺上底砂后,将本发明的托漏网1置于底砂上,再将高锰钢铸件的泡沫模样、测温装置模样2和试块模样(该试块模样亦可不要,用切割下的浇冒口代替)置于托漏网1上并一并装箱振实造砂型,抽真空、浇注,稍许,将已预热的热电隅11插入测温装置的套管12中。当温度指示达到所需的温度时,撤出热电隅11,将托漏网1吊起,此时砂会自动脱漏在砂箱4中。再将托漏网1连同其上的高锰钢铸件、测温装置和试块一并吊入100℃以下的循环水池中进行水韧处理并获得水爆清砂的效果。冷却后吊出托漏网1及铸件,即可。
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热稳定性好、机械性能好且稳定。特别是无需对铸件进行二次加温,一步到位,节约了大量的电能。不存在背景技术中加热炉的温差问题。对生产高锰钢铸件和对其进行热处理工艺是一次重大改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经济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托漏网1上造砂型3和热电隅测温装置2的整体结构立体加局部剖视示意图(含砂箱4)。
图2是在托漏网1上造砂型3和热电隅测温装置2的整体结构主视加剖视示意图。其中的7为浇口杯,8为真空管出口。
图3是一种结构的托漏网1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热电隅测温装置2的整体结构主视加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另一种结构的托漏网15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第三种结构的托漏网17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结构的吊梁9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构成托漏网的金属件为“波浪型”结构19的示意图。
图10是另一种结构的漏网10的示意图。其中的20为圆型的漏砂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述:
托漏网的结构是:漏网10上依次连接吊梁9、吊链6和吊环5(如图3所示)。
漏网10上具有漏砂槽、孔。
吊梁9是下述诸结构之一:
1.两个呈“人”字型的吊梁9的四个端头分别与漏网10的四个角端连接(如图6所示);
2.两个呈“人”字型的吊梁9的四个端头分别与漏网10的四个角端连接,两个“人”字型金属件与漏网10之间均布金属件21(如图8所示);
3.与漏网10的边框相对应的四个金属件16与漏网10之间均布金属件18(如图7所示)。
托漏网上的金属件19还可是“波浪型”的(如图9所示)。
测温装置模样2的结构是:在泡沫14的外表面涂刷涂料13,一端敞口,另一端全封闭的套管12插于泡沫14内。
本发明的方法亦适用于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复模砂、法模等造型方法生产高锰钢铸件及其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作龙,未经梁作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钻孔夹具
- 下一篇:太阳能收集器的极轴跟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