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69041.0 申请日: 2008-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1427714A 公开(公告)日: 2009-05-13
发明(设计)人: 牟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 袁庆云
地址: 550003***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绿茶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绿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绿茶加工工艺是:鲜叶摊青→杀青→揉捻→炒干或烘干,用一芽二、三叶加工出来的普通绿茶,普遍存在干茶暗绿、汤色黄绿、香气低淡、茶叶苦涩味重、碎断、片末茶多,品质平淡,是造成普通绿茶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经长期研究后发现,普通绿茶在加工过程中,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叶底的变化,在加工前期的杀青、揉捻工序受到的影响较小,受影响最大的是干燥工序。传统的普通绿茶在揉捻后即进入干燥工序中,因叶面茶汁多与锅面粘结,造成茶叶外干内湿,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产生茶叶破碎成为片末茶,降低了成茶制率;炒青绿茶在滚筒炒干机中进行,毛尖筒温高达120度-130度,揉捻叶投入滚筒中长时间(30分钟以上)滚炒,产生高温、高湿,造成透气不良、内湿外干,茶叶因闷热作用造成色泽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绿色、茶叶的香气部分散失,滋味鲜度差、苦涩味重,是造成普通绿茶色黄、香低、滋味苦涩,断碎和片末茶多的主要因素。普通绿茶碎末茶在10%以上,冲泡四次后滋味低淡,水浸出物只有4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茶叶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完整度,能用普通原料生产优质茶叶的绿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鲜叶萎调:茶青进厂后根据茶青等级分别置于清洁通风的萎调槽内,摊放厚度为5-10cm,轻放轻摊不伤芽叶,萎调时间为6-8小时,中途轻翻一次,尽量使芽叶失水一致,待叶象由鲜绿转为暗绿,失水度达到10-12%时,即可进行杀青工序;当日鲜叶当日加工,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杀青:要求杀匀、杀透、保绿不焦边,有清香味溢出,把杀好的茶青及时置于竹簸内进行茶摊、冷却,摊放厚度不能超过1厘米;冷却时间越短越好,不超过15分钟,待鲜叶水分充分重新分布回潮后即可进入揉捻工序;

(3)揉捻:时间15-20分钟全程不加压,使杀青叶在揉捻桶内轻松翻 滚轻揉,待茶叶均匀成条无断碎时下机,然后及时抖散初烘;

(4)初烘:烘匀、烘透;尽量避免烘重叠和增加透气性,温度80-100℃,时间10-15分钟;叶像由嫩绿转墨绿,手握不刺手,失水30-35%;烘好的茶叶要及时下烘摊凉,做到散热快、通风好,尽量减少湿热作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冷却后的茶叶待充分回软后,再进入造型工序。

(5)造型:造型在双锅曲毫机中进行。锅热80-100℃,投叶量大半锅初烘时温度要先低后高,待茶叶在锅中有一个充分的做型过程,时间40-45分钟;当茶叶初步成型后及时下锅摊凉,然后再把摊凉冷透后的茶叶两锅并一锅继续在双锅曲毫机中造型,时间50-60分钟,温度60-80℃;锅中茶叶达到圆润、7.5成干时就可下锅冷却进入下道干燥工序;

(6)干燥:干燥以烘为主。烘匀、烘透、烘香、保绿,温度在60-100℃,时间40-60分钟,含水量在5.5-6%时下锅摊凉冷却后筛分定级;

(7)筛分:烘干冷却后的茶叶要及时进行筛分定级,避免水分的吸收而影响茶叶的内在品质,筛分方法用4、5、6号筛进行筛分,撩头割脚,拣剔风选,最后按照等级要求分为精品和特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相比,由以上方案可知,在揉捻后增加初烘和造型工序,把揉捻叶的含水量65%左右降至50%左右;茶叶进入干燥造型时,把温度控制在70-80℃,大大减轻了高温高湿的闷热作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使茶叶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完整度都得到很在提高。所生产的绿茶冲泡七次仍有茶味,完整率达95%,水浸出物达44%左右。用一芽二、三叶成熟芽叶的普通档次原料,生产名优茶的空白,对促进名茶和产业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鲜叶萎调:茶青进厂后根据茶青等级分别置于清洁通风的萎调槽内,摊放厚度为5-10cm,轻放轻摊不伤芽叶,萎调时间为6-8小时,中途轻翻一次,尽量使芽叶失水一致,待叶象由鲜绿转为暗绿,失水度达到10-12%时,即可进行杀青工序;当日鲜叶当日加工,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杀青:要求杀匀、杀透、保绿不焦边,有清香味溢出,把杀好的茶青及时置于竹簸内进行茶摊、冷却,摊放厚度不能超过1厘米;冷却时间越短越好,不超过15分钟,待鲜叶水分充分重新分布回潮后即可进入揉捻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未经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