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硫酸氢铵和硝酸分解磷矿生产硝磷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060.3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顾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C1/18 | 分类号: | C01C1/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硝酸 分解 磷矿 生产 硝磷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肥,进一步来说,涉及用磷矿通过复分解制备的肥料,具体来说,属于用硫酸氢铵和硝酸分解磷矿生产硝磷铵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磷肥的生产绝大多数都是由湿法磷酸加工的,而每生产1吨湿法磷酸(以P2O5计)要消耗约2.75吨硫酸,并产生近5吨磷石膏,其利用难度较大,磷石膏堆存则需占用大量场地,增加对环境污染的风险。而目前世界上不用硫酸生产磷肥的成熟工艺一个是钙镁磷肥的热法工艺,另一个是用硝酸分解磷矿的硝酸磷肥工艺。钙镁磷肥的热法工艺主要问题是养分含量低,不适合长途运输,另一问题是养分为枸溶性磷,肥效较慢且不适用于碱性土壤,因此钙镁磷肥生产有萎缩之势;而硝酸磷肥工艺问题是产品氮磷比为2∶1,对大多农作物不太适用,需二次加工,加之产品含磷低,不适合长途运输;同时,配套的合成氨、硝酸装置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使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硫酸主要是依靠硫磺生产的。我国硫资源相对缺乏,需大量进口。因此,不耗或少耗硫酸的磷肥生产工艺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采用硫酸氢铵和磷肥分解磷矿生产磷肥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用硫酸氢铵和硝酸分解磷矿生产硝磷铵的方法,它不消耗硫资源,就能将磷矿转化为含有氮、磷、硫等营养元素的肥料。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发明人经过试验研究,探索出以下的工艺路线:
第一步,热解
将硫酸铵连续加入热解器,在热解器内用热炉气进行热解:
5(NH4)2SO4→5NH4HSO4+5NH3
热解过程产生的氨气用于碳铵液制备;热解得到的硫酸氢铵用酸解洗液溶解后加入酸解槽;
第二步,酸解
将磷矿粉、硫酸氢铵及硝酸酸解洗液加入酸解槽,在搅拌下进行酸解:
Ca5F(PO4)3+5NH4HSO4+5HNO3→5CaSO4·2H2O+5NH4NO3+3H3PO4
将反应生成的二水石膏滤出,滤液送去中和;
第三步,中和
5NH4NO3+3H3PO4+3NH3→5NH4NO3+3NH4H2PO4
将上一步的滤液用热解过程产生的氨气中和;
第四步,浓缩、干燥
将上一步的中和液进行蒸发浓缩,喷雾干燥或喷浆造粒即可制得大致组成为(22-20-0)的硝酸磷肥,也可加入钾盐以制取三元复合肥;也可用溶剂萃取分离,制取硝酸铵和磷酸。
第五步复分解
将第二步滤出的二水石膏用碳酸铵进行复分解:
5CaSO4·2H2O+5(NH4)2CO4→5(NH4)2SO4+5CaCO2+10H2O
将碳酸钙滤出,烘干后用作水泥生产原料,也可作复合肥料的填料;硫酸铵滤液送去蒸发结晶;
第六步蒸发结晶
将上一步滤液送入常规双效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然后送入结晶器进行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铵晶浆;最后将硫铵晶浆用离心机分离得到硫酸铵。硫酸铵返回热解工序。
上述工艺的第一步中,硫酸铵的热解是常规的热解方法。
上述工艺的第二步中,所述硝酸质量分数为58%,酸解时间为1~8h。
上述工艺的第三步中,所述中和过程至pH4~7为止。
上述工艺的第五步中,所述碳酸铵为市售工业产品。
上述工艺的第六步中,所述蒸发浓缩过程至其硫酸铵质量分数达到60%~70%为止;所述蒸发浓缩、结晶冷却的工艺是常规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化工研究院,未经贵州省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