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的敏感藻确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289.7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郭蔚华;林艳;曾晓岚;阳春;姜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C12R1/8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毒 有害物 急性 毒性 响应 敏感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特殊藻类筛选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对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的用于藻红外测试技术的敏感藻确定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监测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然水体中的藻类具有各种生理特性及采样、分离、培养和保存容易等特点,因而藻类资源在有关行业中被不断开发。根据不同藻类的特点,其用途各有不同。目前,普遍使用的通过分析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变化测试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的发光细菌检测技术,存在操作烦琐、用时较长、仪器昂贵和仪器笨重,不便携带以及某些微生物取材困难而成本过高等不足。有关运用操作简便、测试迅速、仪器价廉携带方便、藻类取材容易成本低的藻类红外辐射测试急性毒性尚未见国内外报道。经研究发现,不同藻种对不同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的藻红外响应不同,其中,只有对急性毒性具有特殊的藻红外辐射响应的敏感藻可作为藻红外测试技术中的测试藻。敏感藻是指对有毒有害毒物急性毒性的藻红外辐射响应具有显著性、灵敏性和专一性的藻类,显著性指对急性毒性的响应温差大、响应时间快,灵敏性指对有毒有害物的响应剂量小,专一性指对某类有毒有害毒物急性毒性的良好响应。自然水体中是否存在敏感藻,怎样从成千上万种藻类中确定敏感藻,成为建立藻红外测试技术的技术关键。如何确定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的敏感藻是所述领域还未涉及的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外尚无对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与藻红外辐射响应的研究报道,也无用红外测温仪测试微生物红外辐射的报道。经检索也未发现与本方法研究有关的最接近的对比文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的敏感藻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的敏感藻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对水环境污染敏感的藻类进行筛选确定供试藻;
以叶绿素a含量≥4.0mg·L-1作为测试藻量标准;
(2)以红外测温仪为测试仪器,分辨率≤0.1℃;
(3)设计有毒有害物供试药品,配制成10g·L-1稀释液备用;
有机毒物:C6H6、C6H5CH3、C6H5(CH3)2、C6H5Cl、CHCl3、C6H5OH、CH2O、HOCH2CH2OH、NH2C6H4SO2NH2和[CH2CHCONH2]n;
重金属:HgSO4、Pb(NO3)2、CuSO4·5H2O、K2Cr2O7、FeCl3·6H2O、KMnO4、ZnCl2、AlCl3·6H2O、BaCl2·2H2O和CrCl3·6H2O;
农药:除草剂类——百草枯(C12H14N2Cl2)、盖草能(C15H11ClF3NO4)、草甘膦(C3H8NO5P);杀菌剂类——多菌灵(C14H18N4O3)、三唑酮(C14H16ClN3O2)、井冈霉素(C20H35O13N)、克菌康(C19H34O8N8)、春雷霉素(C14H25N3O9);杀虫剂类——杀虫单(C5H12NO6S2Na·H2O)和灭扫利(C22H23NO3);
(4)毒性响应测试:在自然光照,室温18~28℃条件下,以绝热塑料容器作为测试容器;
测试过程:试验组3重复,对照组3重复;在两组的每一容器中分别加入5ml藻液,待藻液温度稳定时用红外测温仪对藻液面中部测温记录,然后分别加入配制的供试药品0.05ml稀释液,对照组加入0.05ml蒸馏水,立即测温记录,每1.5min测一次,直到温度变化停时止;如果藻液未响应则依次增加0.05ml稀释液进行测试直到产生响应;当确定第一次响应浓度后,再将该浓度样品液按×2、×4、×6、×8进行稀释测试,测试顺序从高向低稀释倍数逐一进行;
数据分析:
每种药品测试的平均温差值=(试验组温度之和-对照组温度之和)÷3,其绝对值≥0.2℃的最大平均温差值来确定供试藻对毒物毒性的显著响应;
敏感藻确定:根据毒性响应测试中供试藻对毒物毒性响应的最大平均温差值、对应的响应时间,以及对毒物种类、种数响应的情况确定敏感藻如下:
有机毒物的敏感藻为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平均响应温差0.27℃,平均响应时间4.4min,较好响应种类70%;
重金属的敏感藻为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ata),平均响应温差0.21℃,平均响应时间5.7min,较好响应种类达80%;
农药的敏感藻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平均响应温差0.20℃,平均响应时间3.6min,较好响应种类达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