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主动控制能力的微流体泵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69378.1 申请日: 2008-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1354030A 公开(公告)日: 2009-01-28
发明(设计)人: 王代华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主分类号: F04B53/10 分类号: F04B53/10;F04B49/06;F04B43/04
代理公司: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康海燕
地址: 400030重庆市沙***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主动 控制 能力 流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流体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现具有主动控制能力的微流体泵。

背景技术

随着微机械电子科学的迅猛发展,在化学分析与检测、药物释放、生物工程、集成电路芯片、微型零部件、微型化生产系统(微型工厂)以及芯片实验室(Lab-on-Chip)等领域,急需输送微小流量且精度高的微流体输送装置。在所有的微流体元件及系统中,微型阀及微型泵既是最核心的元件,也是研究得最早的微流体元件。有关微型泵研究的最早的科学论文发表于197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有部分商业化的产品供应市场。由于微型泵研究工作的多样性,微型泵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工作原理,微型泵可以分为往复泵(Reciprocating micropumps)和连续流体泵(Continuous flow micropumps),根据驱动特性可以分为薄膜驱动泵(membrane actuated pumps)与场致流体泵(field induced flow pumps),根据结构特性可以分为机械泵(mechanical)与非机械泵(nonmechanical)。其实往复泵、薄膜驱动泵、机械泵可以等同,连续流体泵、场致流体泵与非机械泵可以等同。

Spenser等人于1978年发表了关于具有主动阀的压电微型泵的研究工作(Spencer W.J.,Corbett W.T.,Dominguez L.R.,and Shafer B.D.,“A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iezoelectricinsulin pump and valves”,IEEE Transactions on Sonics Ultrasonics,1978,Vol.SU-25,No.3,pp.153-156),基本材料为不锈钢薄膜,其最大的缺点是主动控制阀完全浸泡在被输送的流体中,容易造成对人体的威胁和容易导致电路失效。后来,他的合作者对其结构进行了改动(vanLintel H.T.G.,van de Pol F.C.M.,and Bouwstra S.,“A piezoelectric micropump based onmicromachining of silicon,”Sensors and Actuators,1988,15,pp.153-167),主要是采用了被动工作的冲击阀。Smits提出并研究了基于三片压电振子的微型蠕动泵(Smits J.G.,“Piezoelectricmicropump with three valves working peristaltically,”Sensors and Actuators A,1990,Vol.21-23,pp.203-206),最先采用了硅作为构成泵的材料,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微型蠕动泵缺乏反向止流特性,在需要禁止倒流的场合(如药物释放与化学分析等)不适用。尤其是在工作时仍然无法回避流体倒流问题。同时,蠕动泵使被输送流体在泵中经历的路径长,增大了故障概率。

采用悬臂梁结构的被动阀构成的有阀压电泵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阀的性能。冲击阀(Check Valves)的单向阀开启和关闭是通过泵腔内压力的交替变化实现的,因此其开启/关闭动作滞后于压电振子的振动。采用被动阀的有阀压电泵的主要缺点:①结构通常较复杂,在加工工艺和集成上存在一定的难度;②利用机械换向阀实现流体单向流动的压电泵,小且易脆的机械阀的磨损和疲劳损坏是难以克服的问题;③由于压电泵的压电振子的振幅很小,一次振动往复的容积变化也很小,所以一次振动往复所产生的泵流量也很小;④容易堵塞;⑤相对于泵流量,冲击阀的渗漏必须小(nl min-1);⑥要想提高泵流量,只有采用提高压电振子的振动频率的方法,当使用机械换向阀后,增频后会出现泵流量骤减的现象。

直到目前,如何提高泵的流量控制精度和实现极低的流量控制仍然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新颖的微流体泵的结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