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登革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545.2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涛;安静;刘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5/18;A61K39/42;A61P31/14;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登革 病毒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抗登革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休克综合症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近年来,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休克综合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登革出血热/休克综合症和肝炎、疟疾、结核列为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登革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由RNA基因组和衣壳蛋白组成,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30-40nm,可在乳鼠脑内和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以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最为敏感。登革病毒有I、II、III、IV四个血清型,II型登革病毒毒力强,易引起登革出血热。
对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还没有具体有效的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多是在发病后的对症治疗,因此,采用特异性中和抗体进行被动免疫,或者说是治疗性抗体策略倍受关注。许多研究者认为,具有高度特异性、制备简易性、安全性、发挥作用的快速性等优点的特异性抗体具备成为治疗性免疫药物的潜质。大量的体外和体内实验已经发现,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能有效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有报道发现针对登革病毒PrM、E、NS1等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在小鼠感染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与登革病毒同属的西尼罗河病毒的小鼠模型也证明了中和抗体能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有报道用西尼罗河病毒的NS1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4株中和抗体,用致死剂量的病毒感染小鼠,在注射其中任意1株抗体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75-95%,而常规输液治疗仅存活17%,并且,在感染病毒后(最长4天)再注射中和抗体,这些抗体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简称mAb)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它来源于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经过增殖后产生的细胞系,其特点是特异性强,可以无限制的大量生产。目前全世界1000余种抗体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约占整个生物药品数量的一半。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优势是:(1)特异性强,能直接针对病原体,减少交叉反应或副作用;(2)通用性广,运用灵活;(3)易于修饰改造;(4)周期较长,一般体内存在21天左右。
同时,中和抗体亦是进行病毒感染机制研究的重要工具。抗体中和黄病毒属病毒的具体机制不明,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1)中和作用:通过阻断病毒与细胞受体的接合而达到完全或部分阻断病毒的吸附,从而抵御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2)在中和抗体存在的条件下,病毒与细胞膜融合的机理不同,即病毒-抗体复合物在小泡包绕下进入细胞内,病毒核酸不能进入细胞质中,因而出现顿挫感染。
综上所述,中和抗体不仅在研究登革病毒的病理机制、登革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通过被动免疫进行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还有大量使用登革病毒各重组蛋白(如NS1、E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报道,但由于重组蛋白缺乏天然结构和自然折叠,可能丢失重要的抗原决定簇。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特异性强,综合效能高的抗登革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来用于检测、预防和治疗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登革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由保藏号为CGMCC No.2407的小鼠杂交瘤细胞2B10分泌产生;
小鼠杂交瘤细胞2B10,是按照国际惯例,以筛选的阳性细胞所在的96孔板 的位置进行命名,于2008年3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7。
进一步,所述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的结合II型登革病毒E蛋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抗登革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登革病毒感染药物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的抗登革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II型登革病毒感染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抗登革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登革病毒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II型登革病毒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登革病毒的应用是用抗登革病毒的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用所述抗登革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制成检测登革病毒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抗登革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