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组的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9859.2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联;张昕;秦大同;任勇;周安健;胡明晖;苏岭;赵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B60K11/06;B60L1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镍氢电池 散热 系统 | ||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8)、电池支撑架(9)、支撑杆(5)、进风口(1)、出风口(6)、风机(7),其特征为:该散热系统还包括圆弧形引流板(2)、长条形引流板(3)、菱形引流板(4),所述动力电池组分两层平行且上下对齐地布置在蓄电池箱内的电池支撑架(9)中,支撑杆(5)和电池支撑架(9)固定在蓄电池箱上下底板上,对蓄电池箱起固定和支撑作用;所述散热系统在蓄电池箱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6),所述风机(7)安装在出风口(6)处,在位于进风口(1)最近的上下两个电池的相对面分别安装圆弧形引流板(2),并且在随后直至电池箱中间部位的上下两组电池的相对面设置长条形引流板(3),起到阻隔冷却气体并导流的作用,在蓄电池箱中间部位直至出风口(6)附近的上下两组电池的之间安装具有中间开启通道的菱形引流板(4),对相应的电池形成冷却通道,中间的开启通道把冷却气体向后部的电池引流,位于出风口(6)处的上下两个电池之间安装不具有中间开启通道的菱形引流板(4’),起到尾部引流的作用,所述圆弧形引流板(2)、长条形引流板(3)和所述菱形引流板(4、4’)安装在支撑板(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有电池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池组上,用于采集安装有电池组的蓄电池箱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电池组散热系统信号处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信号处理单元根据箱体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对比,来调节排气风扇(7)的起或停;冷却空气通过蓄电池箱的进风口进入系统,同时流经圆弧形引流板(2)进入电池组内,根据单体电池的布置、长条形引流板(3)和菱形引流板(4、4’)的形状布置以及风机(7)的起或停控制共同决定了空气流量以及电池组内部流体场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位于蓄电池箱中间部位的相邻两列电池之间的间距大于其它相邻两列电池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8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氧化铈复合磨粒抛光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草薄片加香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