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气柜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0122.2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杰;王苏林;钱力;周伟;郭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B1/04 | 分类号: | F17B1/04;F17B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柜密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气柜密封装置。
技术背景
干式气柜是用于储存低压气体的。所谓干式气柜是相对于湿式气柜而言的,湿式气柜的密封介质采用是水,而干式气柜却不是。目前在中国有4种类型的干式气柜,其中,威金斯型气柜是采用橡胶皮囊,它本身就是密封介质,不需要水;可隆型气柜的密封介质是干润滑油;而曼型气柜和新型气柜的密封介质采用是稀润滑油。
在干式气柜中,采用稀润滑油做密封介质进行密封的气柜,因密封性能好而普遍受欢迎,而新型气柜又具有可隆型柜圆筒型外壳的特点,能承受较高的气压而倍加青睐,目前这种新型气柜在中国发展势头非常快,其气体储存压力达到10kPa,容积达到30万m3,大有在干式气柜中独占鳌头之势。
在多年的使用经验来看,不论是新型柜还是曼型柜,在活塞油沟出口处的形式有共同之处,有密封组件和兜底帆布,正常情况下,密封油经过密封组件后就沿着气柜壁向下流淌,返回到底部油沟内,而兜底帆布按设计思路并不是严格不让其泄漏的,由于侧板的不平和兜底帆布的形状变化,从而从这两处泄漏出来的密封油就会飞溅到中央底板上而无法回收造成浪费。因此,每座气柜每年都要购买几十吨密封油来补充,而现在的密封油的价格已达约1.5万元人民币/吨,每年几十万元的损耗实在可惜,寻求防飞溅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设计一种新型气柜密封装置,可以减少活塞下面密封装置的密封油向气柜中央底板的飞溅。本发明包括密封组件安装在气柜的活塞侧壁上,密封组件的下端安装兜底帆布,兜底帆布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防飞溅帆布一端安装在帆布吊挂端上,另一端用包扎帆布安装在帆布固定端上;支撑杆一端安装在气柜活塞侧壁的绞结固定上,另一端为帆布固定端,支撑杆中间用柔性吊挂悬挂在兜底帆布安装支架上,帆布固定端处安装张紧重锤。
在密封装置下边加能耐密封油的帆布将泄漏的密封油回收到侧板的壁上,这个功能是这样完成的,帆布由帆布悬挂机构将其挂住,整个密封油防飞溅机构的重量由弹簧吊挂承担,为了不阻扰气体到密封装置下,同时也不让帆布长期作用在侧板上,本装置让帆布与侧板有一定的间隙,间隙宽度为B,为了保持该机构的稳定,我们设置了张紧重锤,这样,本机构就能适用活塞在不同情况下的倾斜。
本发明的效果非常显著,因为,一台大型气柜每年的密封油损耗达30~40吨,而这部分的损耗有三分之二是在活塞下部损耗的。一个气柜的寿命是30年,这样,通过这种措施,可回收约800吨~1000吨密封油。密封油的价格按目前的价格来算,可节约几千万元人民币,这是一座气柜,如果所有气柜都采用这种方式,节约的密封油就无法估量了。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件1为绞结固定;件2为支撑杆;件3为柔性吊挂;件4为张紧重锤;件5为帆布固定端;件6为包扎帆布;件7为防飞溅帆布;件8为帆布吊挂端;件9为兜底帆布;件10为密封组件;件11为活塞油沟;件12为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在活塞油沟11处,密封组件10安装在气柜的活塞侧壁上,密封组件10的下端安装兜底帆布9,在兜底帆布9的安装支架上,防飞溅帆布7一端安装在帆布吊挂端8上,另一端用包扎帆布6安装在帆布固定端5上;支撑杆2一端安装在气柜活塞侧壁的绞结固定1上,另一端为帆布固定端5,支撑杆2中间用柔性吊挂3悬挂在兜底帆布9安装支架上,帆布固定端5处安装张紧重锤4。
位置可调式张紧重锤4可根据实际情况前后调节,防飞溅帆布7和兜底帆布9为涤纶或其他防油材质。
本发明是在气柜调试完成以后再装上,由于本装置的防飞溅帆布7与气柜侧板12有一定的间隙B,这样,帆布7就不会像密封装置的兜底帆布9那样张的太紧而不便安装与拆卸,位置可调式张紧重锤4可根据实际情况前后调节。
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采用稀润滑油做密封介质进行密封的气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控制系统和LED灯
- 下一篇:减振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