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工程基坑快捷放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0447.0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尔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尔彬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晖 |
地址: | 36421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程 基坑 快捷 放线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工程基坑快捷放线方法。
二.背景技术
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工程的起点都是从基础工程开始。基础工程的开端工作,首先是施工放线,即经精确测量后准确地悬空设置轴心施工直线,然后开始挖掘土方。但基础土方开挖后,地面上所放的各中心点位置线首当其冲被挖掉,只留下悬空设置轴心施工直线,所以在基础土方挖掘到位、混凝土垫层后,又必须在基坑内的垫层上再作一次精确的施工放线。一般低层建筑工程,特别是大面积土建厂房或现代新兴的钢结构厂房,基本上都是支柱受力,每条轴线上要设置较多的柱基,均需在各个基坑内放线。
建筑业通常是采用传统的线坠垂直吊坠法进行,由于其极易受气候风向影响,所以存在线坠不易垂直平稳、费时、把握难度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等高精确度的仪器设备进行,能保证放线精确度、减少操作难度,但由于其仪器设备必须平放在基坑边沿并调整水平,上一个基坑放完线后还要移动至下一个基坑,重复前面的动作,所以存在费时、设备投入大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基坑快捷放线方法,使基坑放线简便易行,同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少的设备投入。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顺序步骤来完成:
a.设置轴心施工直线,在三通一平土地上按建筑设计测量后悬空设置轴心施工直线;
b.挖基坑,按建筑设计挖出轴心施工直线下柱子的基础土方,形成基坑并用混凝土将基坑底垫平;
c.放置投影反射器,将投影反射器放置在轴心施工直线下的基坑一侧;
d.确定基坑底的投影反射点,一人用眼睛目测,使轴心施工直线与其在下方投影反射器的投影线重叠并使顺着轴心施工直线目光延伸到基坑底,另一人在基坑底先用记号笔点地,经目测人目测,当眼睛射出的目光线经轴心施工直线与投影反射器的投影线重叠并延伸至轴心施工直线下记号笔,重叠即可画点,有偏差时目测人发出左右移动指令,记号笔即作相应调整,即可先后画出此近投影反射点和远投影反射点;
e.连线,将基坑底画出的近投影反射点和远投影反射点连接并两头延伸,即完成基坑中线。
此后,只要移动投影反射器至下一个基坑一侧,重复步骤d、e就可接连完成各个基坑中线。
本发明的优点:
1.放线简便快捷,所用时间仅为传统的线坠垂直吊坠法或经纬仪或全站仪法的1/5~1/10。
2.精确度高。
3.设备简易、投资少。
4.可靠性强、易于操作和转移。
四.附图说明
发明的具体方法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基坑快捷放线方法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方法使用的一种投影反射器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方法使用的另一种投影反射器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识表示:
1.人眼 1a.近投影反射点 1b.远投影反射点 2.轴心施工直线 3.地平面 4.投影反射器 5.投影线 6.基坑 7.废机油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基坑快捷放线方法作进一步的实施例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工程基坑快捷放线方法顺序步骤是:
a.设置轴心施工直线2,在三通一平土地上按建筑设计测量后悬空设置轴心施工直线2;
b.挖基坑6,按建筑设计挖出轴心施工直线2下柱子的基础土方,形成基坑6并用混凝土将基坑6底垫平;
c.放置投影反射器4,将投影反射器4放置在轴心施工直线2下的基坑6一侧;
d.确定基坑6底的投影反射点,一人用眼睛1目测,使轴心施工直线2与其在下方投影反射器4的投影线5重叠并使目光顺着轴心施工直线2延伸到基坑6底,另一人在基坑6底先用记号笔点地,经目测人目测,当眼睛1射出的目光线经轴心施工直线2与投影反射器4的投影线5重叠并延伸至轴心施工直线2下记号笔,重叠即可画点,有偏差时目测人发出左右移动指令,记号笔即作相应调整,即可先后画出此近投影反射点1a和远投影反射点1b;
e.连线,将基坑6底画出的近投影反射点1a和远投影反射点1b连接并两头延伸,即完成基坑6中线;
此后,只要移动投影反射器4至下一个基坑6一侧,重复步骤d、e就可接连完成各个基坑6中线。
参照图2,所述步骤c用的投影反射器4选用反光镜时,应将反光镜水平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尔彬,未经曹尔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系统与装置
- 下一篇:电源自动测试方法和装置